从绿起来到富起来
——“右玉精神”的新接力
右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20任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坚持种树,茫茫沙海披绿挂彩,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
从古称“善无”到如今向“善治”迈进,“右玉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又开启了从“扩大绿”到“转化绿”的新接力。
全域绿化重造一个“新右玉”
树,是右玉的魂。没有树,就没有右玉的未来。
20世纪50年代,右玉1969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沙化比例高达76%。“十里不见人,百里不见树”“春种一坡,秋收一瓮”。这样的生存困境让右玉人把树看得和生命一样宝贵,种树成为他们的唯一出路,一场持续近70年的治沙造林接力在这片土地上展开。
如今,右玉森林覆盖率从3%提高到55%,已经种下了1.4亿棵树。全县99%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当年外国专家建议搬迁的“沙患重灾区”变成了“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
“右玉年平均气温由过去3.6℃提高到了5.2℃,降雨量从年均不足400毫米提高到了650毫米。”右玉县委书记吴秀玲说,现在右玉土地上生长着30多个树种、50多种野生动物,一年四季美景不断。
在右卫古城,30多岁的郭梦阳将废弃的城关粮店改造为“艺术粮仓”,变成了十几家美术院校的写生基地。他说,现在每年来写生的人数超过1万人次,让右玉的名气越来越大。
右玉在明年底将实现全域绿化。“扩大绿”即将结束,右玉开始瞄准生态旅游,集中做好“转化绿”这后半篇文章,开发出休闲度假、生态体验等近20类旅游产品。
二十五湾村,紧邻杀虎口。已经脱贫的村民董召正将自家庭院改造成家庭旅馆,能提供3间客房。
“一间客房一天挣100多元钱,就算一年只有两个月满员,也能挣2万多元钱。”他说。
右玉去年接待游客2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9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7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今非昔比,右玉正从逃离之地变成人们心目中独具塞外风光的旅游胜地。
“两个转变”拓展新天地
从种树向种草转变,从生态林向经济林转变。右玉紧紧抓住这两个转变,为生态经济培育新动力。
在白头里乡,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郝凡指着广袤的牧场说,我们流转了1.5万亩土地种植燕麦草和苜蓿,让1000余农户靠土地流转获得了稳定收入。
几年前,白头里乡野场村村民张财因为失去劳动能力,成为贫困户。他将家里30多亩土地流转给农丰公司,每年收入1万多元土地流转费。
“我妻子还当着护林员,一年挣9600元,我每年有4000多元低保,家里还有30亩地,过好光景没问题。”他说。
眼下,右玉人工和飞播牧草已达到13万亩,给这个塞上绿洲增添了新的“诗意”。对10万亩老化的小老杨进行改造,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也在迅速展开。
沙棘,一种酸甜可口的黄色浆果,是右玉的一大特产。经过多年努力,右玉沙棘种植达到26万亩,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已经开发出沙棘汁、沙棘籽油等多种产品,今年能收购1000吨沙棘,一个农民光靠采收沙棘1年就能稳定收入5000多元。”山西献果园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范光柱说。
右玉的中药材今年也将扩大到8万亩,未来将逐渐增加到30万亩,有力带动农民增收。
生态红利造出“金饭碗”
右玉古称“善无”,千百年来,荒凉和贫穷曾困扰着一代代右玉人。
现在,这里终于变成了一片“绿色沃土”,孕育出一个个极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彻底实现了脱贫。
小香葱,生长快,耐寒耐热,四季可种。右玉县图远实业公司流转了3500亩土地,重点打造冻干小香葱产业,产品全部出口国外,带动2000多农户每年户均增收7000元。
“我种了16亩小香葱,一年能收入六七万元,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刘家窑村村民刘凯说。
在太原千户侯全羊宴的大厅里,等待叫号就餐的消费者排起了长队。这里的羊肉全部产自右玉,饭店老板张宏祥在右玉老家经营着一家农牧公司,发展绿色养殖,带动3000多农民增收。
“是右玉的牧草喂养出了好羔羊,独特的生态就是我们的‘聚宝盆’。”张宏祥说。
75万只羊、40万亩小杂粮、4.2万亩彩色种植、20多家绿色农业龙头企业……良好的生态正在给右玉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曾几何时在沿海发达地区“藏富于民”景况也在这片昔日的穷乡僻壤纷纷涌现。
右玉去年人均GDP达到62424元,高出全省170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70元,高出贫困标准线1倍多。
一个战场,右玉同时打赢了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延绵不断的生态接力描绘出了一条‘幸福曲线’,197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8元,今年预计将达到8600多元,右玉正在富起来。”吴秀玲说。(记者 赵东辉 武敌 吕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