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苗木 » 国内资讯 » 正文

“砍树”变“看树” 江西森林旅游火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99
内容摘要:江西省抚州市的资溪县,是地处赣东边陲的山区小县。这里群山连绵,河溪遍布,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排行榜,获得过全国
        江西省抚州市的资溪县,是地处赣东边陲的山区小县。这里群山连绵,河溪遍布,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排行榜,获得过“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美誉。

数据显示,江西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3.1%,居全国第二位。资溪县作为江西省首届森林旅游节主会场,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森林旅游总收入达20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县GDP比重的60%,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从生态旅游中获得红利。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近日,记者来到江西资溪、景德镇等地一探究竟。

生态保护开启转型之路

资溪,有“资源之溪”的意思。据了解,资溪当地海拔1000多米的山就有30多座,自古以来木材资源非常丰厚。

早年间,当地人通过采伐林木资源,换取经济效益。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例如精细化工、花岗石开采以及一些低端的木竹加工企业被引入到资溪。

“尽管当时财政收入有所增长,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却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多的时候,仅福建省就有6000多人在我们这里挖石头。”7月初,资溪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智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人们很少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一门心思就想通过消耗资源来换取经济发展。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年,资溪县提出“生态立县”设想。先后关闭县域内的农药厂、造纸厂、化工厂,并关停了180多家石材厂。同时,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资溪执行限额采伐、天然林禁伐等保护措施。

2003年,江西省第一部“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制”在资溪实施。

2005年,资溪把“生态立县”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选定在领导干部“生态审计”上。明确责任到个人,在全国率先出台《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办法》,对各单位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实行“生态审计”,将森林覆盖率、水质标准、空气负氧离子等38项指标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化工、石材、天然林加工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森林旅游,农产品加工,有机农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黄智迅对记者表示,保护森林是一项全民举措,比如说清明节的时候,村民去山上祭拜,都会自己带水桶。如果有哪片林子发生火情,附近的村民都会自发前去灭火,大家自发地保护我们资溪的森林。

“资溪绿色发展的这条路,正迎来第17个年头,可以说走得艰辛,走得执着,当然我们也走得很骄傲。”黄智迅说。

2018年,资溪县旅游接待人数460.52万人次,旅游收入32.6亿元,对GDP的贡献率65.60%,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26.20%。2019年1~5月,资溪县接待游客221.7万人,同比增长10.3%,实现旅游总收入13.69亿元,同比增长10.4%。

保持原生态 富了农民家

“我们是‘两江移民’的身份来到这里,当时只有11户人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模样。”新月畲族村党支部书记兰秀林感慨这些年新月村的变化:“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没有村集体收入,到如今每年集体经济能实现收入20万元。村里有了钱就可以搞基础设施建设,修路灯,修公厕,同时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新月畲族村是江西省资溪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是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近年来,随着新月畲族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到这里的各地游客越来越多。

其实,这个只有417人的小村子,“幸福”来得并不容易。据兰秀林讲,新月畲族村的第一桶金来自2000年。

“那一年,村里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家家户户搞苗木产业,这也让我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得到提高。”兰秀林说。

到了2016年,新月村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了“乡村旅游”上。他们请来江西省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对村寨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设计,还建设有山哈广场、环村旅游公路、师公墓、孔雀园和酒厂等项目。游客来到新月村不仅可以吃畲家饭、住畲族特色民居楼,还可以体验畲族的文化活动。

绿水青山不是轻易就可以换来金山银山,新月村的变化最关键是得益于村民对本土环境的保护,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兰秀林说:“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很团结,我们几个村干部是20多年的老同事,都一心为这个村子的发展,为村里干实事,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1995年的时候村里每人每年800元,到2018年已增加到2.4万元。”

“给大家讲一个事,我们畲族老老少少都会唱本族的歌。每当村里有人去世,我们也要唱畲歌。有些汉族人会认为‘畲族人真奇怪,为什么有人去世还要唱歌?’其实,这是我们本族的传统,叫悲歌,本村人都会为逝者唱歌送行。”兰秀林说。

至今,该村村主任兰启东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有其他村村民要来新月村的山上砍树。“幸好被我们的村民及时发现,村里男女老少自发去山上拦截。后来,村民成立护林小组,我们保护这片森林,就像保护自己家一样。我们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持原生态。”兰启东说。

全域旅游 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乡村振兴、古村落保护、森林旅游开发、国家公园建设等一项项政策措施的推出,正在催生着巨大经济增长点。

7月4日,江西省景德镇细雨蒙蒙,群山环抱的花千谷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建设基地正在加紧建设。胡家老街、生态游步道、民宿酒店、百花楼等项目已基本建成,目前正在向地下钻井。

“这一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分三期进行,计划5年内项目全面竣工。但目前来看,10亿元可能打不住,第一期已经投了3亿多。接下来还要做高档养老设施等。”花千谷农都小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邱金发告诉记者,花千谷森林体验基地位于景德镇市礼芳村胡家坞,这里保存着16栋全木制房屋,是当地古村落的重要代表,我和农户协商租赁或者买入他们的房子进行修缮。这些老房子不好好维护的话,很可能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那就太可惜了。

“最艰难的投资期已经过了。”邱金发说,自己在距离景德镇约一小时车程的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拥有酒店等旅游设施。“以我多年从事旅游业的经验,很清楚游客的需求是什么。”

先期建设的滑草场、网红桥、儿童乐园、卡丁车等,已经为花千谷森林体验基地带来了人气和客源。

“今年‘五一’期间,游客量每日能够达到2万人。以前山里的村民们都是靠砍树卖钱,大概卖到200元一根,现在花千谷基地雇用村民做工,防止他们再去砍树破坏生态,只要有村民来找我,基地一定会安排工作。”邱金发说。

“越来越多的村民们也加入到基地的建设中,每人每天都有120~150元的经济收入。”邱金发向记者表示,随着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的发展,不仅让村民得到了实惠,保持了古村落的和谐稳定,同时旅游收入也反哺了文化遗产保护,使古建筑得到了修缮,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产品运出去 游客引进来

连日来,记者在江西省抚州、鹰潭、德兴、景德镇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江西多地已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但总体上看森林旅游水平仍有待提升。多个森林旅游示范点旅游项目雷同,如玻璃栈道、高空索道、漂流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尚待完善。

“我们将通过‘旅游+森林康养’,由过去的‘砍树’变‘看树’,将‘卖木材’升级成‘卖生态’,从‘把林产品运出去’到‘把各地游客引进来’等这些转变让江西省更多的林区走出困境。”江西省林木种苗和林场管理局副局长吴吕奇感慨地说。

2019年,景德镇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实施古镇重塑、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等“十大工程”。“高起点、大手笔、前瞻性地做好全域旅游规划,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梯度开发,培育新业态,建设新景区,使全域旅游成为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吴吕奇说。

据悉,原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万亿元,林业年旅游休闲人数力争突破25亿人次。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进入“上山下乡”的新时代,新增旅游人次大部分将把目的地锁定在乡村、森林。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砍树”变“看树” 江西森林旅游火了”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yuanlin/20190717/27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园林苗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参与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苗木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