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自然界,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客体都被称为生态环境或自然环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能动”与“受动”的辩证统一体。一方面是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从“受动性”来看,人因自然而生,受着各种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生存和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由水、土地、生物以及气候等形成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从“能动性”来看,人在不断地改造生态环境,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的实践活动使自在生态环境向自为生态环境转变,成为一种带有人类实践烙印的“人化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演化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地用人的主观意志改造生态环境。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反之,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果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就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果违背自然规律改造生态环境,随意改变亿万年所形成的生态环境,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福祉所在,也是人类获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人的需要是丰富的、多样的、全面的,随着人类生存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始终都在追求美好生活、向往未来的美好生活,并且提出了各种美好生活的构想和蓝图。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著名的“五层次需要理论”,这五层次需要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有机体系。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为递进的三层级序列:“人的自然需要、人的社会需要以及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并认为这三大层级的需要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性的实质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的基本需要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不仅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需要,还有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与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对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的期盼日益强烈和迫切。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执政使命所在。
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优美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接力奋斗、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持生态惠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深入推进工业炉窑、“散乱污”企业的综合整治,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全面实施江海湖泊保护和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综合治理等攻坚战行动,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推进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坚持生态利民,大力生产和培育优质的生态产品。要把经济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财政资金的投入,提升绿色科技水平,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支持生态脱贫和生态扶贫,大力扶持生态移民,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坚持绿色发展,大力生产优质的生态产品。坚持绿色、低碳、高效发展,不断提高物质产品生产的绿色含量和生态含量,促进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向绿色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为人民群众提供美丽的生活空间,又不断产生可利用的优质资源。因而,既要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也应因地制宜地对生态资源充分挖掘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坚持生态为民,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要,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态权利和利益,让联合国提出的“人人有在尊严和幸福的优良环境里享受自由、平等和适当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变成现实。这也恰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