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踏青的火爆,成为乡村旅游整体升温的注脚。此时思考如何“花开不败”就十分有必要。举个例子,油菜花被“挖掘”成风景后,一些地方纷纷跟进,搭个台子、拉条横幅,就成了“简单粗暴”的景点,断然不是长久之计。
花开正好,但隐藏在“绚烂”后的问题逐渐暴露。
除了攀枝折花、越栏爬树、踩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车难开、饭难吃、厕难如”等旅游配套不齐全的短板再度受到舆论关注。更为重要的是,与国际上知名的赏花旅游品牌相比,国内的“赏花经济”开发程度明显偏低,存在淡旺季对比强烈、游玩形式单一、赏花节庆同质化等现象。
“赏花经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首要考虑的是花期。花开花落,决定人潮起落。花期短则几日,长不过月余,旺季里人流量多到无法应对,花期一结束便归于沉寂。但是,若将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短暂花期里,收回成本和盈利的周期过长,村民肯定无法承担。有的地方已经尝试通过延长花期来解决这一矛盾——精心布局四季花种,让花海没有空当期,自然能带来“不断档”的游客。再如,可以尝试引入专业企业,发挥其创意与对市场的敏感,通过更加富有层次感的旅游产品延长停留时间。
对于游客来说,赏花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日本把“赏樱”打造成世界品牌,重要原因在于精细服务和配套完善。游客随时能找到关于樱花开放时间的极其详尽的气象预报,并且附有近十年开花日期的趋势,供人选择观赏樱花的含苞待放或是尽情盛放。反观国内,别说是在乡村,即便是城市公园,类似“什么时候开”“花期多久”“什么时候花开最盛”等相关信息,似乎难以提前精确获取,与公众对花期预报的需求差距不小。
荷兰有丰富的花卉文化,英国举办世界著名的园艺盛会切尔西花卉展,同样给予我们启示:赏花与文化的结合,能形成深厚且持久的“赏花文化”。从基础的“走马观花”上升为文化体验,深入挖掘和融入当地文化,这也是“花开不败”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