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田树桐感受最深的,当属这几年的乡村“蝶变”。“老百姓从原来的吃饱穿暖的初级生活需求,转变为如今的高质量生活需求以及文化需求。”田树桐告诉记者,乡村振兴恰恰就迎合了这一特点,通过下大力气整治乡村环境,提升文化氛围,让世代居住的地方彻底变了样儿。
东营区深入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胜园街道各村发展带来了十足活力。近年来,该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东营区出台了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和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广泛开展调研,结合全区产业现状、产业特色、产业布局,制定《东营区农林牧渔业五年发展规划》,为制定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供了依据。在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推进重点农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项目的同时,积极培育农业园区和新型经营主体,把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和主要载体来抓。2018年,全区新发展农业园区4家,全区在建或已建成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53家。
“以文化人”,东营区强化文化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带来了群众整体素质的显著提升。东营区在全市率先创新推进数字文化广场建设,建成152处数字文化广场,其中视频数字文化广场73处。此外,依托数字文化广场开展广场舞、吕剧等远程辅导培训,该区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的有效便捷输送,带来了红红火火的农村文化。积极推进“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创建。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有“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和“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20个。在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方面,全区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开展移风易俗培训13场次,组织移风易俗大讨论活动330余次,移风易俗大讨论征文投稿80余篇。开展“新农村新生活”20场次,受益群众1000余人。
农田水利和造林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引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去冬今春,东营区重点实施6项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其中农开项目2项、土地整理项目3项、小农水项目1项,全部工程实施后可改善灌溉面积3.23万亩。据了解,去年以来,东营区共实施农田水利项目10个,总投资1.03亿元,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2.6%,有效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区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800万元,实施了一大批小农水项目,累计提升节水灌溉面积1.22万亩,全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达到无缝隙、全覆盖。去年,该区将三年增绿计划与“绿满中心城 美丽东营区”国土绿化行动有效衔接,全区新增造林1.84万亩,植树202万株,推动了农村绿化建设实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