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根据《实施意见》,到2020年,长江流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监管能力显著提升,保护功能充分发挥;重要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修复取得实质性进展,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性增长。到2035年,青海省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得到全面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显著增长,水域生态功能有效恢复。
青海是长江的发源地,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全面加强长江青海段水生生物保护,青海省将开展渔业水域生态修复工作,在重要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科学制定鱼类人工增殖放流计划,加快恢复水生生物种群适宜规模。开展濒危物种保护行动,依法严惩破坏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针对不同物种的濒危程度和致危因素,全方位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结合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加强长江流域4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水产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在全面落实好省上已建立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政策的同时,科学确定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环境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对象。加强执法监管,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快建立省内、省际重点水域执法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强化水域污染风险预警和防控,健全执法检查和执法督察制度,加强外来物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