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程,就出生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一个农村。
历史上,“渑池之会”讲述了蔺相如机智保护赵王的故事。
现实中,王鹏程则是保护植物,渑池是他最初萌生“研究植物抗旱节水”想法的家乡。回头看自己的40年,王鹏程说,有时候人做的选择是潜移默化的。
1978年,王鹏程出生于渑池县的一个农村。
“我们那地方,基本上年年干旱,而我现在做的工作,主要是在回答植物怎样去适应干旱。”他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鹏程坐在繁华大都市上海的一处郊区植物园里,窗外一片绿意,这已不知是他辗转的第几个“农村”了。
王鹏程的家乡渑池县处于豫西丘陵地带,那里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得靠天赏雨。
王鹏程说,有一年特别缺水,他们家两亩多的地,小麦产量只有四、五百斤,大概不到平时的一半。
由于常年缺水,王鹏程的爷爷养成一个习惯,在家备几口大缸,专门放麦子,“后来我爷爷每年丰收的时候,就把麦子留下来,以防哪年缺水或者其他状况发生时,能保证全家人有饭吃。”
2010年,中国云南、贵州等西南省区大旱,那年农作物减收特别严重,也更坚定了王鹏程研究植物抗旱节水的决心。
2011年,在河南省读完本科、硕士、博士,甚至在高校当了一年副教授后,王鹏程决定出国做博士后。他的博士后导师朱健康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包括干旱。
他来到了另一个农村——距离芝加哥约2个小时车程的美国普渡大学,一呆就是6年。
“真的是农村,你开车往东南西北任何一个方向,基本上2个小时之内全是玉米地。”受访时,他笑着回忆从一个农村到另一个农村的经历。
2017年,王鹏程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一方面,延续以前的研究工作,研究植物怎么应对干旱,另一方面,研究怎么样让植物在干旱条件下长得更好。
回来后,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中国国内科研环境的变化,“国家GDP上去了,科研经费支持越来越多。并且,中国人口多,国家一直比较重视粮食安全,在农业科研领域也投入了很多经费。”
另外,周边的“人才环境”也变了。王鹏程说,与前些年不同,最近这几年,中国整体科研水平提高非常多,吸引了很多海内外人才,形成很好的科研氛围。比如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19名研究员中,就有5名来自西班牙、日本和韩国的外国科学家。
这些年,王鹏程与农村、与植物的缘分似乎从未断过。他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能把自己的兴趣跟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是件幸事。
他有自己的小目标,他在研究如何在适度干旱的环境下,让作物能生长得比原来好。“现在做得有些苗头,但离真正实现目标,还有很远的路程。”他说。
年届四十,王鹏程有种人生紧迫感,“人最有活力的时间就这几十年,我比年轻人更有紧迫感,还是希望能利用好这些时间,做出点东西,希望10年、15年后,能把现在做的研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