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含笑花怎么养?花语是什么?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1269
内容摘要:含笑花,原产中国华南南部各省区,广东鼎湖山有野生,生于阴坡杂木林中。芳香花木,苞润如玉,香幽若兰。那么,含笑花怎么养?花语是什么?有哪些功效及作用?含笑花怎么养?1.土壤:含笑为肉质根,不耐干燥瘠薄,但也怕积水,要求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壤土,中性土壤也能适应,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腐熟厩肥土2份、沙土1份配制的培养土。2.浇水:含笑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但决不宜过湿。因其根部多位肉质,如浇水太多或雨后盆涝会照成烂根,故阴雨季节要注意控制湿度。生长期和开花前需较多水分,每天浇水一次,夏季高温天气须往叶面

含笑花,原产中国华南南部各省区,广东鼎湖山有野生,生于阴坡杂木林中。芳香花木,苞润如玉,香幽若兰。那么,含笑花怎么养?花语是什么?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含笑花-摄图网

含笑花怎么养?

1.土壤:含笑为肉质根,不耐干燥瘠薄,但也怕积水,要求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壤土,中性土壤也能适应,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腐熟厩肥土2份、沙土1份配制的培养土。

2.浇水:含笑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但决不宜过湿。因其根部多位肉质,如浇水太多或雨后盆涝会照成烂根,故阴雨季节要注意控制湿度。生长期和开花前需较多水分,每天浇水一次,夏季高温天气须往叶面浇水,以保持一定空气湿度。秋季冬季因日照偏短每周浇水一至两次即可。

3.阳光:夏季时含笑的植株不宜曝晒,需遮阴30%,以免强光灼伤叶片,可置于室内朝东的窗口和阳台,户外则放在树阴或阴棚下。秋凉后可多见些阳光。冬季置于室内向阳通风处。

4.温度:含笑越冬的最低温度不低于5℃,一旦温度低于5℃,植株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根的吸收能力会减弱,会使植株的嫩枝与叶片萎蔫。同时,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5℃,若温度过高,植株内部养分消耗过多,对翌年生长不利。因此,含笑冬季以保持室温在5℃至15℃为宜。

5.施肥:含笑花喜肥,多用腐熟饼肥、骨粉、鸡鸭粪和鱼肚肠等沤肥掺水施用,在生长季节(4-9月)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肥,开花期和10月份以后停止施肥。若发现叶色不明亮浓绿,可施一次巩肥水。

6.虫害:含笑常发生介壳虫为害,还会诱发煤烟病,介壳虫可用小刷刷除,或用加水150倍的二十号石油乳剂喷杀,煤烟病可用清水擦洗或喷加水500-10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进行防治。

7.修剪:含笑花不宜过度修剪,平时可在花后将影响树形的徒长枝、病弱枝和过密重叠枝进行修剪,并减去花后果实,减少养分消耗。春季萌芽前,适当疏去一些老叶,以触发新枝叶。

8.翻盆:含笑花每1-2年翻盆一次,宜在每年春季新叶放出前,或在开花后进行,在秋季进行亦可。结合换盆去除适当部分结板旧土,换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减去枯枝以及过长老根,在盆地放置足量基肥。

含笑花花语是什么?

花语

矜持、含蓄、美丽、庄重、纯洁、高洁、端庄。

因为含笑花的花开而不放,似笑而不语这个特性。所以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国人的寓意含蓄、暗示。所以,它的花语为:含蓄和矜持。

含笑花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1.以盆栽为主,庭园造景次之。在园艺用途上主要是栽植2~3公尺之小型含笑花灌木,作为庭园中备供观赏暨散发香气之植物,当花苞膨大而外苞行将裂解脱落时,所采摘下的含笑花气味最为香浓。

2.能松弛紧张的神经,有助于镇静身心、去除紧张、安抚烦躁的情绪,恢复身心的平衡。振奋精神,激发活力,消除疲劳。

3.含有利尿成分,能够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提高新陈代谢。

4.凉血解毒,护肤养颜。

5.具有抗氧化作用,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过程。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含笑花怎么养?花语是什么?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9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