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肥厚多汁的多肉种子种植方法有哪些?为什么养不活的原因?种植的未来前景怎么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645
内容摘要: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其至少具有一种肉质组织。那么你知道多肉种子种植方法种子有哪些?为什么养不活的原因?种植的未来前景怎么样?目前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分类上隶属100余科。一、多肉种子种植方法1、首先要准备好播种的基质和花盆。土壤的话最好是细一点的土壤,排水透气性比较好的,而且保水的能力也要好一点一般可以用1份珍珠岩,3份泥炭土和1份赤玉土与只是混合使用,或者是也可以自己按照标准来搭配。2、选好容器之后可以先在它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其至少具有一种肉质组织。那么你知道多肉种子种植方法种子有哪些?为什么养不活的原因?种植的未来前景怎么样?目前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分类上隶属100余科。

一、多肉种子种植方法

1、首先要准备好播种的基质和花盆。土壤的话最好是细一点的土壤,排水透气性比较好的,而且保水的能力也要好一点一般可以用1份珍珠岩,3份泥炭土和1份赤玉土与只是混合使用,或者是也可以自己按照标准来搭配。

2、选好容器之后可以先在它的下面铺上一层薄的小石子,这样植物能够更好的保湿渗水。或者也可以选一些6到6毫米的陶粒或者是树皮来代替。把容器装的差不多满了之后再稍稍整平,浸盆,直到浸透方可。

3、我们还可以在土壤的上面铺上薄薄的一层赤玉土或者是蛭石来保持水分并且还可以增加透气性。而且这两种土如果干了颜色就会不一样,很容易看出来。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铺土的话,一定要把浸泡之后浮出在土壤表面的珍珠岩捡出来,就是那种颜色为白色的一些小石头。

多肉

4、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要浸盆,直到看到土壤中有水浸出后再过半个小时才可以,这样能够保证土壤可以很充分将水分尽数吸收。等到出苗之后也要用这种方法来继续补给土壤中的水分,不过只需要2到5分钟就可以了。

5、播种时因为种子比较小,所以我们可以先把种子放在一张白纸上,之后用牙签蘸着水把种子放到花盆里,记住放上之后一定不可以覆土,确保种子是在土壤表面的。之后放上一层保鲜膜,用牙签扎一些小孔来增加透气。

注意事项

上述步骤都完成之后就可以放到光线比较好的地方静静等待发芽了,注意不要受到阳光的直射哦,等到出芽就可以放到阳光好的地方了。

二、多肉养不活的原因

1、原因分析

要他们死掉方法许多种,请参考以下多肉死亡指南:

①每天浇水。(它们大多生长在艰苦环境中,不用过度溺爱)

②日正当中浇水。(水会马上变热然後盆里会像个蒸气室把根闷烂)

③盆底没有洞。(因为根部需要空气流通,能加快水份流通速度)

④夏天。(尤其台湾夏天.非常闷热及潮湿,我自己夏天都清出好多空盆)

⑤虫害。(最可怕为粉介壳虫,药剂时常无法杀死它,身上粉会将药剂带走,试着用针一只只刺死)

⑥病菌。(常发生生病果冻叶掉在表土开始发烂,并开始传染到整株死亡)

2、注意事项

①长时间日照,多肉生长在类似沙漠环境,阳光不够强会发现每片叶子距离开始拉长,这时不华丽也不可爱了。

②按品种浇水,水量认真起来会研究不完,以我家环境(全日照、遮雨棚、五楼通风处),秋冬春日夜温差大,靠近冬天我会选择1-2星期浇水,看情况浇透;夏天、春秋偏热时少浇水,大概1个月1次水少量不浇透,有些品种容易乾,需要偶尔喷水雾或移至遮阳区域。

③种植介质最关键,想把多肉养好一定要认真探讨这部分,环境、品种、浇水习惯都有其配方。我的懒人配法,底层使用大颗粒煤焦石,中间会用中颗粒赤玉土混中细颗粒煤焦石,表土盖上中粒的赤玉土。每家多肉名店都会卖特调介质配方,依旧不适合环境因素,建议买调配好介质当作中层,底层搭配超疏水介质,比较能预防手痒把土浇透才不至於使根部烂掉,表土最好铺个单一色赤玉石,简单好看。

三、种植多肉的未来前景分析

当前虽然多肉植物普遍降价,但“老桩”盆景的价格却依然较高。“老桩”是有一定年头的多肉植物,茎部已经木质化,在花盆中呈现不同造型树木状,比如一株小型“筒叶花月”售价不足10元,但一株培育了四五年的“老桩”价格却高达300多元。

由于需求量还是很大,不能说多肉植物当前的市场并不好,但你或是有实力繁育新品跟上市场的脚步,或是走培育精品多肉植物盆景的道路,效益还是不错的,如果一直盲目跟随市场潮流,恐怕很难有好的利润。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肥厚多汁的多肉种子种植方法有哪些?为什么养不活的原因?种植的未来前景怎么样?”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93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