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黄刺鱼和黄颡鱼有什么区别?详细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9  浏览次数:8710
内容摘要:一、鱼种论述 1、黄刺鱼和黄颡鱼是同一种鱼的不同称谓。2、黄颡鱼是我国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白天栖息于水体的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3、主要以小鱼、小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为食、小型软体动物及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等,有时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二、生活习性1、食性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为食,但食性会随着环境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底栖动物则渐渐减少。2、水温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

黄刺鱼和黄颡鱼有什么区别?详细介绍

一、鱼种论述

1、黄刺鱼和黄颡鱼是同一种鱼的不同称谓。

2、黄颡鱼是我国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白天栖息于水体的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

3、主要以小鱼、小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为食、小型软体动物及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等,有时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二、生活习性

1、食性

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为食,但食性会随着环境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底栖动物则渐渐减少。

2、水温

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量低于1毫克/升时会窒息死亡。

3、生长

黄颡鱼的生长速度较慢,常见个体约200-300克,在自然大水域中1龄鱼体长可长到56毫米、体重5.7克,2龄鱼体长可长到98.3毫米、体重20.6克,雄鱼一般比雌鱼大。

4、繁殖

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的习性,产卵时亲鱼选有水草的沙泥质的浅滩建造鱼巢,产卵受精于穴内,雄鱼在穴口保护鱼卵孵化,守护到仔鱼能自行游动为止(7-8天)。

三、常见种类

1、瓦氏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是我国江河流域水体中重要的野生经济型鱼类,为底栖性鱼类,广布于长江、珠江、钱塘江、淮河、黄河及其支流,长期与大型河流相通的大型湖泊也有分布。

2、岔尾黄颡鱼

岔尾黄颡鱼的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为江河、湖泊中常见鱼类,尤以中、下游湖泊为多,营底栖生活,食昆虫、小虾、螺蛳和小鱼等,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水系。

3、中间黄颡鱼

中间黄颡鱼为底层小型鱼类,背部暗褐色,腹部色浅,背鳍前有一鞍状浅色斑,体中部和后部有浅色横条纹,背鳍下方和臀鳍上方各有一个大的暗色斑块,经济价值不大。

4、江黄颡鱼

江黄颡鱼别称硬角黄腊丁、江颡、青楞子等,为底栖性鱼类,在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为多,主食昆虫幼虫及小虾,最大个体2斤左右,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

5、光泽黄颡鱼

光泽黄颡鱼别称于耳朵、白肚儿、尖嘴黄颡鱼等,栖息于湖泊、江河支流中下层,白天很少活动,夜间觅食,以水生昆虫、小虾等为食,分布于闽江、湘江、长江等水系。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黄刺鱼和黄颡鱼有什么区别?详细介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897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黄刺鱼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