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黑木耳种植条件,附种植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1  浏览次数:81117
内容摘要:一、营养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黑木耳的菌丝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本身不断分泌出多种酵素(酶),因而对木柴或培养料有很强的分解能力,通过分解来摄取所需养分,供给子实体的需要。营养分一次添加和二次补充,简称“先添后补”。1、做法(1)选用木柴栽培木耳,特别是选用向阳山坡的青岗树栽培木耳,可以不考虑养分问题,因为树木中的养分一般都较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木耳生长的需要。(2)选用锯末或其他代用料栽培时,要加入少量的石膏、蔗糖和磷酸二氧钾等,以满

黑木耳种植条件,附种植技术

一、营养

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黑木耳的菌丝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本身不断分泌出多种酵素(酶),因而对木柴或培养料有很强的分解能力,通过分解来摄取所需养分,供给子实体的需要。营养分一次添加和二次补充,简称“先添后补”。

1、做法

(1)选用木柴栽培木耳,特别是选用向阳山坡的青岗树栽培木耳,可以不考虑养分问题,因为树木中的养分一般都较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木耳生长的需要。

(2)选用锯末或其他代用料栽培时,要加入少量的石膏、蔗糖和磷酸二氧钾等,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二、温度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它的菌丝体在15℃~36℃之间均能生长发育,但以22℃~32℃之间为最适宜。培养菌丝需要温度高,子实体生长需要温度低一点,简称“先高后低”。

1、做法

(1)黑木耳的子实体在15℃~32℃之间都可以形成和生长,但以22℃~28℃之间生立的木耳片大、肉厚、质量好。

(2)28℃以上生长的木耳肉稍薄、色淡黄、质量差。

(3)15℃~22℃之间生长的木耳虽然肉厚、色黑、质量好,但生长期缓慢,影响产量。

三、水分

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两者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在同样的适宜温度下,菌丝体在低湿情况下发展定植较快,子实体在高湿情况下发展迅速。培养菌丝阶段要干燥,子实体生长要湿润,即"先干后湿"。

1、做法

(1)在点种时,要求耳棒的含水量为60%~70%,代用料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

(2)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虽然需要较高的水分,但要干湿结合,还要根据温度高低情况,适当给以喷雾,温度适宜时,栽培场空气的相对湿度可达到85%~95%,这样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温度较低时,不能过多的给于水分,否则会造成烂耳。

四、光照

黑木耳系营腐生生活,光照对菌丝体本来没有多大关系,在光线微弱的阴暗环境中菌丝和子实体都能生长。但是,光线对黑木耳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耳芽在一定的直射阳光下才能展出茁壮的耳片。当有一定的散射光时,才开张,形成子实体,即"先暗后明"。

1、做法

(1)给与一定的直射光时,所长出的木耳既厚硕又黝黑,而明暗无直射光的耳场,长出的木耳、肉薄、色淡、缺乏弹性,有不健壮之感。

(2)必须给与适当的湿度,不然会使耳片萎缩、干燥,停止生产,影响产量。

五、氧气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吸氧呼碳(二氧化碳)活动。菌丝生长,需氧少,子实体生长需大量氧气,即“先弱后强”。

1、做法

(1)保持耳场(室内)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

(2)防止郁闷环境,避免烂耳和杂菌的蔓延。

六、酸碱度(PH值)

黑木耳适宜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生活,以PH值5.5~6.5为最好。要求“先碱后酸”。

1、做法

(1)用耳棒栽培木耳一般很少考虑这一因素,因为耳棒经过架晒发酵,它本身已经形成了微酸性环境。

(2)代料栽培时,要先调到适宜范围偏碱一方,通过自然发酵,即达最适宜程度。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黑木耳种植条件,附种植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764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黑木耳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