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附发病症状和诱发病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9  浏览次数:8754
内容摘要:一、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黄瓜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苗期发病,子叶上最初出现褪绿斑,逐渐呈黄色不规则形斑,潮湿时子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菌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子叶很快变黄,枯燥。成株期发病,叶片首先出现浅绿色水浸渍,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变成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燥,叶缘向上收缩,潮湿时叶背病斑产生灰黑霉层,严重时全株叶枯死。抗病品种病斑少而小,叶背霉层也稀疏。二、黄瓜霜霉病诱发病因1、病原:黄瓜霜霉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该病原菌的孢子囊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在温室中,人们

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附发病症状和诱发病因

一、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

黄瓜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苗期发病,子叶上最初出现褪绿斑,逐渐呈黄色不规则形斑,潮湿时子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菌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子叶很快变黄,枯燥。成株期发病,叶片首先出现浅绿色水浸渍,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变成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燥,叶缘向上收缩,潮湿时叶背病斑产生灰黑霉层,严重时全株叶枯死。抗病品种病斑少而小,叶背霉层也稀疏。

二、黄瓜霜霉病诱发病因

1、病原:黄瓜霜霉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该病原菌的孢子囊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在温室中,人们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感染源。黄瓜霜霉病最适合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难以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几乎不发病。适当的发病湿度在85%以上,特别是叶片有水膜时,容易受到侵染。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感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

2、传播:病原菌在保护地内越冬,次春传播,也可由南方随季风传播,夏天可以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在北方,黄瓜霜霉病从温室传到大棚,又传到春天露地黄瓜上,再传到秋天露地黄瓜上,最后传回到温室黄瓜上。

3、规律:病原菌是活体专性寄生真菌,种子无菌,病原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从叶子气孔侵入。霜霉病的发生与植物周围的温湿度环境密切相关,起始温度在16℃左右,流行温度在20~24℃,相对湿度在85%以上,该病蔓延速度快。一旦有了中心病株,只需扩大3~4次再侵染,即会酿成大灾,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尽快发现中心病株和病区。

三、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

1、抗病品种: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必须选择抗病品种。

2、无病幼苗:黄瓜育苗地与生产地隔离,定植时严格淘汰病苗。

3、园地选择:黄瓜露地栽培时,应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栽培。

4、生态防治:改革耕作方法,改善生态环境,实施薄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提高地温。进行膜下暗灌,在晴天上午浇水,严禁雨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叶片结露。浇水后及时排除湿气,防止夜间叶面结露。加强温度管理,上午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8~32℃,最高3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每天不要过早放风。

5、科学施肥: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要追氮肥,霜贝尔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70~100毫升加大蒜油15毫升加沃丰素25毫升加有机硅兑水30斤连喷2~3次,控制后改为预防。植物发病多与体内“碳氮比”失调有关,碳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时容易发病。根据这个原理,在叶面上喷洒肥料,提高碳的比例,可以提高黄瓜的抗病能力。

6、高温闷棚:一般中午密闭大棚2小时,植物上部温度达到44~46℃,不得超过48℃,可杀死棚内霜霉菌,每7天进行1次,2~3次后,可基本控制病情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附发病症状和诱发病因”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759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