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黄杨的繁殖方法,附生长环境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4  浏览次数:8717
内容摘要:一、生长环境黄杨多生长在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和山地和多石的地方,耐阴,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酸性、中性、碱性的土壤中生长,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寒性弱,耐污染。二、播种繁殖1、播种床9月初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播种田,施用底肥(有机肥),混入多菌灵等杀虫、杀菌剂,深翻平后播种床。2、播种量播种量为每平方米50-60克,将种子与适量砂混合后,均匀撒在床上,覆盖细土1-1.5毫米,盖草帘保湿。3、播放后管理播放后种子当时只有胚根不发芽,为了防止冻害,11月中下旬土壤冻结前,在草帘上盖土5~

黄杨的繁殖方法,附生长环境介绍

一、生长环境

黄杨多生长在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和山地和多石的地方,耐阴,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酸性、中性、碱性的土壤中生长,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寒性弱,耐污染。

二、播种繁殖

1、播种床

9月初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播种田,施用底肥(有机肥),混入多菌灵等杀虫、杀菌剂,深翻平后播种床。

2、播种量

播种量为每平方米50-60克,将种子与适量砂混合后,均匀撒在床上,覆盖细土1-1.5毫米,盖草帘保湿。

3、播放后管理

播放后种子当时只有胚根不发芽,为了防止冻害,11月中下旬土壤冻结前,在草帘上盖土5~8厘米。平年3月中下旬,除草帘和覆盖土,在床上搭建塑料拱门,温度控制在25-30℃。20蚕左右胚芽生长出土面,之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适当浇水,4月下旬左右气温稳定时,拆除塑料拱门。苗期拔草松土,立即浇水,多次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及时预防病虫害。

三、扦插繁殖

1、苗床

扦插床应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清除草根、石头后,整成1~1.2米左右的高田埂,用10%吡虫素1000倍加5%代森锰锌1500倍浇水,清除地下害虫和有害病原菌。床平整后,用铁锹平整,浇上10%腐烂的人粪尿,往苗床上铺上过筛子的焦泥和黄泥,厚度约5厘米即可。

2、插穗

黄杨可以随时进行插穗繁殖,但夏天当时生长的嫩枝插穗成活率高。插条选择当时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优良枝条。插条收集后,剪插穗应在阴凉的背风处进行,用刀剪得锋利。切割时,节间长出小枝的枝条,沿节上下各0.5厘米处切断,根据小枝的着生位置将茎切成两半,分成两根切断,未长出小枝的枝必须留下两根,上端在芽上1厘米处切成平切面,下端离芽0.5厘米处切成马耳形或平切。

3、插入

插入不宜浅,小枝插入平截面向下,深度宜母株入土1厘米,大枝插入深度宜为下茎节插入上中1厘米,插穗与地45度左右倾斜,浅插入有助于插入提前生根。扦插后,将插入穗周围的土壤压实,立即浇水,使插入穗下部与土壤紧密接触。扦插的行距一般为12-15厘米,株距6-8厘米。扦插时,穗子上的叶子不要留得太多,也不要全部剪掉。下部被称为叶子的叶柄可以全部剪掉,上部留下两片叶子,根据叶子的大小,每片叶子慢慢剪掉1/2~2/3,减少水分和养分的过度消耗。

4、管理

黄杨扦插后,要求遮荫,减少蒸腾量和阳光直射床。早春或晚秋扦插时,还要盖上膜,防止冬害。扦插后,经常浇水,保持床土湿润,床表面的土壤最好不要变白。扦插苗的追肥可以结合浇水,也可以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喷洒叶面。除草工作要十分细致,不要碰插穗。

5、移植

约1个月可根,2个月左右移植到田地培育。第一年夏天和秋天需要适当的第二年以后可以一般管理。生长盛期,每月施氮肥水1-2次,秋后停止施肥。培育2~3年的幼苗,用小盆栽培,4~5年的幼苗,用于花坛边缘和地栽培。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黄杨的繁殖方法,附生长环境介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758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黄杨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