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腊梅花怎样养?附繁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01  浏览次数:8610
内容摘要:一、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采用育苗移植。6-7月收获果实,剥去种子,用湿沙贮藏备用。第二年三月播种。取种子取出来,连沙子一起用在水里搓去蜡质,然后播种,苗期注意除草、施肥,养两年再移栽。2、嫁接繁殖:以实生苗或分株苗为砧木,最好切接和连接。3~4月中旬,选择粗壮的树枝,去除顶尖,切成6~7cm长的接穗,具芽1~2对,砧木从地面3~6cm处切断,切断,涂泥,封闭砧木和接穗,培育3年成株。3、扦插繁殖:夏季嫩枝为好,插穗为1x10-4α-萘乙酸浸沾1分钟后,插在遮荫的塑料膜棚里较易生根。4、分株繁

腊梅花怎样养?附繁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一、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采用育苗移植。6-7月收获果实,剥去种子,用湿沙贮藏备用。第二年三月播种。取种子取出来,连沙子一起用在水里搓去蜡质,然后播种,苗期注意除草、施肥,养两年再移栽。

2、嫁接繁殖:以实生苗或分株苗为砧木,最好切接和连接。3~4月中旬,选择粗壮的树枝,去除顶尖,切成6~7cm长的接穗,具芽1~2对,砧木从地面3~6cm处切断,切断,涂泥,封闭砧木和接穗,培育3年成株。

3、扦插繁殖:夏季嫩枝为好,插穗为1x10-4α-萘乙酸浸沾1分钟后,插在遮荫的塑料膜棚里较易生根。

 4、分株繁殖:2~3月挖掘母株发生的分歧苗栽培。移栽按行株距各约1.3m开穴,每穴种苗1株。每年早春和科学季节,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追肥,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为了促进开花,每年3~4月剪短枝条,摘心。

二、种植方法

1、耕作:花后翻耕,翻耕深度20-25cm,树冠下稍浅,防止伤根。

2、施肥:春季花后结合耕作施用基肥。蜡梅喜欢肥料,但不要施浓肥。可沿树冠外缘下开环状或条状施肥沟,沟深20-30cm。成年树每亩施用优质腐烂农家肥料3000-5000公斤,1-2年幼树施肥量为成年树的1/3-1/2。6月下旬花芽分化时施一次追肥。每亩追逐复合肥20公斤沿树冠外缘下散施。

3、浇水:蜡梅耐旱,但干燥季节也补充水分,7月蜡梅花芽分化时期应保持适当的土壤水分,开花时土壤应保持适当干燥,减少落花。

4、整形修剪:

(1)整形:常用多干式整形。定植后,选择3~4个位置结实、周围均匀分布的分支作为主干(没有分支时,在地面上留下4~5个饱满的芽重新剪切),剪下3~5节,分支后作为主干延长分支和侧分支使用。注意各主枝不要相互交叉,及时切除下部的根分、萌分和弱分、枯分。

(2)抹芽:蜡梅叶芽萌发50cm左右,去除密集、内向、接近地面的多馀嫩芽,减少养分消耗。雨季,立即剪掉生长的杂枝、无用的枝、扰乱树枝、挡风遮光的枝。

(3)花前修剪:蜡梅落叶后花芽扩大前,在花芽上留下一对叶芽,剪去上部没有花芽的部分,剪去枯枝、病虫枝、弱枝、密集、徒长的无花枝和不更新的根分,节约养分。花前修剪时,要小心操作,不要乱隐瞒或乱碰,以免碰花芽。

(4)花后修剪:

①蜡梅花谢后,应立即修剪,主要任务是避免老枝、枯枝、过密枝、过度生长枝等,缩回衰弱的主枝和枝组,达到恢复枝势、树势的目的。

②但是,对于过高、过长、过强的主枝,可以在较大的中庸斜生枝中收缩,以弱技术领先,控制枝高、枝长、枝势,达到平衡枝势和树势的目的。

③短短一年生枝,主枝长枝留30-40cm,其他强枝留10-20cm,弱枝留1对芽或疏散。弱枝疏散后,基部可以培育新技术。

④另外,花谢后,为了明年枝粗花繁殖,必须立即摘除残花(不留种子时)。

三、病虫害防治

蜡梅病虫害少,偶尔会发生蛀虫害,可以根据休眠期的修剪将受害枝和害虫一起切断烧掉。

四、收获

蜡梅一般在花蕾开始时收获,收获后放入冷处。采后,在0-2℃的冷藏条件下保持30-50d的新鲜。剪枝时,剪枝下的剪口应斜长为45&的deg上剪口平整,剪口光滑。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腊梅花怎样养?附繁殖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72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腊梅花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