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葛枣猕猴桃长什么样?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1138
内容摘要:葛枣猕猴桃,别名:葛枣子、木天蓼,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产黑龙江、吉林、陕西、河南、山东、湖南、四川等地。苏联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有分布。那么,葛枣猕猴桃长什么样?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葛枣猕猴桃长什么样?大型落叶藤本;着花小枝细长,一般20厘米以上,直径约2.5毫米,基本无毛,最多幼枝顶部略被微柔毛,皮孔不很显著;髓白色,实心。叶膜质(花期)至薄纸质,卵形或椭圆卵形,长7~14厘米,宽4.5~8厘米,顶端急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腹面绿色,无毛或有时下面沿叶脉有疏柔毛,

葛枣猕猴桃,别名:葛枣子、木天蓼,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产黑龙江、吉林、陕西、河南、山东、湖南、四川等地。苏联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有分布。那么,葛枣猕猴桃长什么样?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猕猴桃-摄图网

葛枣猕猴桃长什么样?

大型落叶藤本;着花小枝细长,一般20厘米以上,直径约2.5毫米,基本无毛,最多幼枝顶部略被微柔毛,皮孔不很显著;髓白色,实心。叶膜质(花期)至薄纸质,卵形或椭圆卵形,长7~14厘米,宽4.5~8厘米,顶端急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腹面绿色,无毛或有时下面沿叶脉有疏柔毛,有时前端部变为白色或淡黄色,背面浅绿色,沿中脉和侧脉多少有一些卷曲的微柔毛,有时中脉上着生少数小刺毛,叶脉比较发达,在背面呈圆线形,侧脉约7对,其上段常分叉,横脉颇显著,网状小脉不明显;叶柄近无毛,长1.5~3.5厘米。

花序1~3花,花序柄长2~3毫米,花柄长6~8毫米,均薄被微绒毛;苞片小,长约1毫米;花白色,芳香,直径2~2.5厘米,1~3朵腋生;花梗长5~15毫米,中部有节;萼片5片,卵形至长方卵形,连同花柄略有短柔毛或光滑,长5~7毫米,两面薄被微茸毛或近无毛;花瓣5片,倒卵形至长方倒卵形,长8~13毫米,最外2~3枚的背面有时略被微茸毛;花丝线形,长5~6毫米,花药黄色,卵形箭头状,长1~1.5毫米;子房瓶状,长4~6毫米,洁净无毛,花柱长3~4毫米。

果成熟时淡桔色,卵珠形或柱状卵珠形,长2.5~3厘米,无毛,无斑点,顶端有喙,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长1.5~2毫米。花期6月中-7月上旬,果熟期9~10月。浆果矩圆形至卵圆形,黄色,有尖嘴,无斑,直径约1厘米。

葛枣猕猴桃如何种植?

1.种子处理:种子春季播前需要经过处理,在播种前40~50天,进行温水(47℃)浸种,自然冷却,经过一昼夜浸泡,捞出放于阴凉处控干,消毒后混入已消毒的细河沙,沙种体积比3:1,沙子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后沙子散开为宜。将种沙装入纱布袋中放人冰箱或低温窖中进行冷藏处理,温度控制在0~5℃,隔3~5天翻动1次,适当喷水保持湿度。

2.扦插材料:在早春尚未萌动前,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采集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1年生枝条,长度一般为40~60cm,蜡封,打捆,贮藏于冷库(一100℃)内备用。

3.插条处理:扦插前从冷库中取出插条,剪成长15cm,具有3~4个侧芽的插条。上剪口距离上端萌发芽1.5cm左右,剪口要齐而平;下剪口斜剪,并用生长素浸泡后进行扦插。

生长素浓度与浸泡时间处理:扦插前分别用200mg/L、500mg/LGGR和ABT浸泡插条基部10min、30min,200mg/LGGR+200mg/LABT浸泡30min,500mg/LGGR+500mg/LABT浸泡10min,快速生根剂1000mg/L浸泡10min,快速生根剂2000mg/L浸泡5min,每个处理10株,重复3次,并以清水为对照。

4.扦插基质:采用低床,床长3m、宽1m、深0.4m,底部基质为粗河沙,上部基质分别设为细河沙、腐殖土,厚度均为20cm,扦插前用多菌灵对基质进行消毒。插人深度以芽眼露出地面1cm左右为宜,株行距为3cm×7cm。

葛枣猕猴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1.药用价值

果实除作水果利用之外,虫瘿可入药,治庙气及腰痛;从果实提取新药Polygamol为强心利尿的注射药。

葛枣猕猴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可用于风虫牙痛,腰痛。枝、叶味辛性温,理气止痛。用于麻风,食积,腰痛,疝痛的治疗。带虫瘿的果实味苦性辛,微热。用于治疗中风,口面喁斜,疝气。

2.食用价值

嫩叶可作蔬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葛枣猕猴桃长什么样?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65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