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眼镜王蛇是什么蛇?眼镜王蛇的外形特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28  浏览次数:8414
内容摘要:一、眼镜王蛇是什么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虽然被称为“眼镜王蛇”,但这种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与其他眼镜蛇相比,它们更凶猛,反应极其敏捷,头颈旋转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在中国西南和华南经常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坪、坡地和树林里。主要食物就是与它类似的同类,即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看到其他蛇,毒性很强。二、眼镜王蛇的外形特点眼镜王蛇为大型蛇

眼镜王蛇是什么蛇?眼镜王蛇的外形特点

一、眼镜王蛇是什么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虽然被称为“眼镜王蛇”,但这种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与其他眼镜蛇相比,它们更凶猛,反应极其敏捷,头颈旋转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在中国西南和华南经常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坪、坡地和树林里。主要食物就是与它类似的同类,即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看到其他蛇,毒性很强。

二、眼镜王蛇的外形特点

眼镜王蛇为大型蛇类,最大全长记录为中国3806毫米,中国以外5580毫米,眶前鳞片1片,眶后鳞片3片,背鳞片光滑无棱角,具有金属光泽,斜行排列,肛鳞片完整,尾下鳞片单行或双行。具有前沟牙,其后有三颗小牙。生活时身体背面呈黑褐色,颈背面是“^”形状的黄白色斑纹,没有眼镜状斑点,躯干和尾部背面有狭窄的白色镶黑边的横纹条。下颌土黄色,体腹面灰褐色,有黑线状斑纹。幼蛇斑纹和成体有区别,主要是吻背和眼前有黄白色横纹,身体黑色,有35条以上的浅黄色或白色横纹。重量一般为6kg,寿命在20年左右。

三、眼镜王蛇的栖息地

眼镜王蛇喜欢独居,白天出去捕食,晚上躲在岩缝或树洞里休息。像其他眼镜蛇一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抬起身体的前三分之一,然后张开嘴,露出毒牙,一面盯着对方,一面注意周围的环境。如果眼镜王蛇认为自己的状况很危险时,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

四、眼镜王蛇的食物

眼镜王蛇的食物通常是其他蛇类,体内有抗毒血清,所以其他毒蛇咬眼镜王蛇时,眼镜王蛇一般会平安无事。食物包括适合体积的蟒蛇、其他种类的毒蛇和无毒蛇,如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鼠蛇等,当食物不足的时候甚至连其他同类也会吃,所以眼镜王蛇也被称为“蛇类煞星”。

五、眼镜王蛇的智商高吗

眼镜王蛇是一种智商非常高的蛇类,它可以捕猎其他蛇类,并且可以分辨对方是否有毒。捕食无毒蛇时,眼镜王蛇不轻易使用毒液,就是会随便咬上一口不放,任凭猎物挣扎抵抗,等到其死后慢慢吞噬。捕食毒蛇时,不会轻举妄动,而是不断挑衅,当对方最终被激怒跟它发起攻击时,会机警的躲闪,到最后猎物身心疲惫,无心恋战时,看到机会,一口咬住猎物的脖子,释放毒液把猎物杀死。

六、眼镜王蛇的攻击特点

眼镜王蛇行动敏捷,头部可灵活旋转,不仅可以向前后左右攻击,还可以垂直跳跃起来攻击头顶上方的物体。咬住东西后,经常不轻易撒口,毒液中干毒约100毫克,平均致死量为12毫克,被咬的人会数分钟内导致肿胀、反胃、腹痛、呼吸麻痹、出现语言障碍、昏迷等症状,被咬的人30分钟内如果没有及时的药物治疗必定死亡。

七、眼镜王蛇的经济价值

眼镜王蛇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动物,它的皮、肉、血、胆、蛇毒等各有不同的药用价值。特别是蛇毒是国际市场非常不足的动物性药材,在国际市场被称为“液体黄金”,它的价格比黄金贵几十倍,供不应求。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眼镜王蛇是什么蛇?眼镜王蛇的外形特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574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眼镜王蛇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