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蝎子的生活习性,附养殖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15  浏览次数:81484
内容摘要:一、蝎子吃什么蝎子是肉食性动物,极其个别的种类少量摄取植物性饲料(如会全蝎),吃蜘蛛、蟋蟀、蜈蚣、多种昆虫幼虫和若虫等无脊椎动物。用触肢上的听毛或跗节毛和和缝感觉器发现猎物的位置。沙漠蝎能够确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蝎子取食时,用触肢夹住捕获物,抬起腹部(蝎尾),弯曲到身体前面,用毒针刺。由6节构成,梯形,背面复有头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缩,毒液即自毒针的开孔流出。大多数蝎的毒素足以杀死昆虫,但对人无致命的危险,只引起灼烧样的剧烈疼痛。蝎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开,先吸食捕获物的体液,再吐出

蝎子的生活习性,附养殖注意事项

一、蝎子吃什么

蝎子是肉食性动物,极其个别的种类少量摄取植物性饲料(如会全蝎),吃蜘蛛、蟋蟀、蜈蚣、多种昆虫幼虫和若虫等无脊椎动物。用触肢上的听毛或跗节毛和和缝感觉器发现猎物的位置。沙漠蝎能够确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蝎子取食时,用触肢夹住捕获物,抬起腹部(蝎尾),弯曲到身体前面,用毒针刺。由6节构成,梯形,背面复有头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缩,毒液即自毒针的开孔流出。大多数蝎的毒素足以杀死昆虫,但对人无致命的危险,只引起灼烧样的剧烈疼痛。蝎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开,先吸食捕获物的体液,再吐出消化液,将其组织于体外消化后再吸入。进食的速度很慢。

二、蝎子的生活习性

1、蝎子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干,喜暗怕强光刺激。喜欢群居,安静不动,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惯,蝎子大多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来说,大多数蝎子窝里都有雌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杀戮现象。但是,如果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互相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后出蛰,从11月上旬开始逐渐冬眠,全年活动时间约为6个月。有一天,蝎子往往从晚上8点到11点出去活动,第二天凌晨2点到3点回到窝里栖息。这个活动的规律一般是温暖的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有风的天气很少活动。

三、蝎子养殖注意事项

1、温度

蝎子是变温动物,但耐寒耐热。外部环境的温度从40℃到零下5℃,蝎子可以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气温下降到10℃以下,蝎子不怎么活动,气温低于20℃,蝎子活动也少,生长发育最合适的温度在25~39℃之间。气温为35~39℃,蝎子最活跃,生长发育加快,分娩、交配也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子体内的水分蒸发,此时不立即降温,不立即补充水分,蝎子容易脱水死亡。当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就会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在35~38℃之间。所以我们在人工养殖蝎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

2、湿度

蝎子的生长、繁殖也与外界环境的湿度密切相关。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长时间干旱不下雨的话,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地方躲起来,隐藏起来的雨天,地上有积水的话,会爬到高处避开。因此,养殖蝎子时,要注意饲料的水分和饲养场所和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湿润,栖息的洞穴稍微干燥,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和繁殖。窝过湿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脱皮也非常困难的蝎子活动场所过于干燥,饲料中水分不足时,也会影响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诱发相互杀戮。

3、光照

蝎子喜欢暗怕光,特别是怕强光的刺激,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有利于胚胎在蝎子体内孵化。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最喜欢在较弱的绿光下活动。

4、气味

蝎子对油漆、汽油、煤油、沥青、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强烈的回避性,嗅觉敏感,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非常不利,甚至会死亡。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振动和声音也很敏感,有时会吓跑,停止饮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蝎子的生活习性,附养殖注意事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494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蝎子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