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绵羊的生活习性,附扎窝特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0  浏览次数:8933
内容摘要:一、合群性强绵羊具有较强的合群性,受到侵害时,相互依赖和拥挤。驱逐时,有跟“头羊”的行为和发出保持联系的叫声。由于群居行为强,羊群之间的距离接近时,容易混群。因此,管理应避免混群。不同绵羊品种群居行为的强弱有别,粗毛羊品种最强,毛用比肉毛兼用品种强。二、觅食能力强,饲料利用范围广羊嘴狭窄,嘴唇薄而灵活,牙齿锋利,可以啃食接触地面的短草,利用其他家畜不能利用的饲料。而且羊四肢强壮,蹄质坚硬,可以边走边采食。饲草饲料广泛使用,如多种牧草、灌木、农副产品、谷类种子等。试验证明,绵羊可以吃

绵羊的生活习性,附扎窝特性

一、合群性强

绵羊具有较强的合群性,受到侵害时,相互依赖和拥挤。驱逐时,有跟“头羊”的行为和发出保持联系的叫声。由于群居行为强,羊群之间的距离接近时,容易混群。因此,管理应避免混群。不同绵羊品种群居行为的强弱有别,粗毛羊品种最强,毛用比肉毛兼用品种强。

二、觅食能力强,饲料利用范围广

羊嘴狭窄,嘴唇薄而灵活,牙齿锋利,可以啃食接触地面的短草,利用其他家畜不能利用的饲料。而且羊四肢强壮,蹄质坚硬,可以边走边采食。饲草饲料广泛使用,如多种牧草、灌木、农副产品、谷类种子等。试验证明,绵羊可以吃占饲养植物种类的80%的植物,利用粗纤维率可达50%-80%。

三、爱清洁

绵羊具有爱清洁的习性,喜欢吃干净的饲料,喝清凉卫生的水。草料、饮水一旦被污染或有异味,就不愿意采食、饮用。因此,在舍内饲养时,为了不浪费草料,请不要勤奋添加。平时饲养过程中饲料槽要经常清扫,饮水要经常更换。

四、喜干燥,怕湿热

绵羊适合生活在干燥凉爽的环境中。羊舍潮湿、闷热,牧地低洼潮湿,容易使羊感染寄生虫病和传染病,导致羊毛质量下降,腐蹄病增多,影响羊的生长发育。羊汗腺不发达,散热功能差,炎热天气应避免湿热对羊体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高温高湿是影响羊生产发展的重要原因。羊舍应尽量建在地形干燥、通风良好、排水流畅的坡地上,羊舍应建在羊舍内,羊舍应建在有漏洞的地板上。

五、性情温和,胆小易惊

绵羊性情温顺,是各种畜禽中最胆小的畜种,自卫能力差。突然的惊吓会导致炸群,且羊受惊后就不容易长膘了。管理人员平常对羊要和蔼,不应高声吆喝、扑打,以免同时引起惊吓。

六、嗅觉和听觉敏感

绵羊嗅觉敏感,母羊主要是通过嗅觉来鉴别自己的羔羊,视觉和听觉起到辅助作用。产后,母羊舔干羔羊体表的羊水,熟悉羔羊的气味。羔羊吸奶时,母羊总是闻羔羊后面的身体,用气味识别是否是自己的羔羊。利用这个特征,养小羊的时候,只要在养小羊和多胎小羊上涂上保姆羊的羊水,养小羊就会成功。个体羊有自己的气味,一群羊有集体气味,两群羊混在一起的话,羊据气味判断是否是同一群羊。放牧中离开群体或与羔羊分散,用长叫声相应。

七、扎窝特性

绵羊毛厚,体表散热慢,怕热不怕冷。夏季炎热时,常有“扎窝子”现象。也就是说,羊把头扎在另一只羊的肚子下冷却,互相扎在一起,越扎越热,越热越扎挤在一起,很容易伤羊。夏天需要设置防暑措施,防止扎窝,要让羊休息乘凉。

八、抗病能力强

羊的抗病能力很强。一般粗毛羊的抗病力比细毛羊和肉用品种羊强,山羊的抗病力比绵羊强。

九、调情特征

公羊对发情母羊分泌的外激素比较敏感。公羊嗅着母羊外阴部的尿,发生了反唇卷鼻的行为,有时用前肢拍打母羊,发出求爱的叫声,同时也做出了腰的动作。母羊在发情旺盛的时候,有的主动接近公羊,或者是公羊在追的时候站不住,小的母羊胆子小,公羊在追的时候就慌了,只有在公羊尽力追的时候,才会接受交配。因此,由于母羊发情不明显,在进行人工辅助交配或人工授精时,应使用试情公羊发现发情母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绵羊的生活习性,附扎窝特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481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绵羊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