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是怎样?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0  浏览次数:81248
内容摘要:一、马铃薯晚疫病寄主作物马铃薯、番茄、茄子。二、马铃薯晚疫病疾病诊断1、叶子、叶柄、茎和薯块均可受害,多在开花前后出现症状。叶片染病,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浸状斑点,湿度大时很快扩大成褐色病斑,边缘水浸状,生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叶背霉层尤为明显。叶柄和茎部受害,产生黑褐色条斑,白霉较少,常致叶片萎蔫、干枯下垂,后期全株黑色湿腐状。薯块发病,病斑褐色至紫褐色,病部皮下薯肉也为红褐色。病斑扩散到不规则的斑块状,病健的边界往往不清楚。病部往往不深入内部,往往表现干硬、坏死。后期容易引起杂菌感染而腐烂,有奇怪的味道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是怎样?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

一、马铃薯晚疫病寄主作物

马铃薯、番茄、茄子。

二、马铃薯晚疫病疾病诊断

1、叶子、叶柄、茎和薯块均可受害,多在开花前后出现症状。叶片染病,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浸状斑点,湿度大时很快扩大成褐色病斑,边缘水浸状,生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叶背霉层尤为明显。叶柄和茎部受害,产生黑褐色条斑,白霉较少,常致叶片萎蔫、干枯下垂,后期全株黑色湿腐状。薯块发病,病斑褐色至紫褐色,病部皮下薯肉也为红褐色。病斑扩散到不规则的斑块状,病健的边界往往不清楚。病部往往不深入内部,往往表现干硬、坏死。后期容易引起杂菌感染而腐烂,有奇怪的味道,不堪食用。窖贮期间,病部可继续发展,造成大量腐烂。

2、致病原菌为致病疫霉,病菌菌丝无色、无隔、多核、纤细。孢囊梗无色,单根或成束从气孔生出,具分枝,上部粗细不均匀结节状。孢子囊无色,卵球形,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吸水后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侧生两根鞭毛。病菌可在菌丝体内形成休眠的厚垣孢子。

三、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薯块内越冬,成为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播种病薯后,重者不能发芽或幼芽未出土即行死亡,轻者出土后发病,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雨水传播再侵染,扩大蔓延。孢子囊还可随水渗入土中,形成病薯,作为第二年的侵染源。病菌喜欢昼暖夜凉和高湿条件。相对湿度在95%以上,在18~22℃的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多雨年份,早晚多雾多露,天气潮湿等,利于病害发生和蔓延。北方马铃薯种植区,开花前后常逢阴雨季节,若品种感染,温暖高湿,出现中心病株出现10~14天后,病害可全田蔓延流行。

四、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

1、应用抗病品种

各地应根据当地特征选择适合种植的抗病丰产良种。

2、选择无病的种薯

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择无病种薯,实现秋收入室,冬贮查窖,春季出窖,播前切块,春化过程中,每步程序均严格剔除病薯,避免病薯下地,减少初侵染源。

3、加强种植管理

适时早播,选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合理施肥,保持植株健壮,增强抗性。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掉销毁。

4、及时预防和治疗药物

见到有中心病株立即喷药。可选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是怎样?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472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