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猪养殖场常见问题及解答,猪发生高热病怎么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5  浏览次数:81093
内容摘要:一、猪耳朵边缘水肿、流出水样液体处理办法猪耳朵边缘水肿、流出水样液体是典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症状,由于猪耳部分受到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红肿严重起包、包里有水样或脓样液体,首先用无菌针管抽出包里的液体,局部或全身注射嗜血杆菌敏感的抗生素(例如长效氟苯尼考注射液、头孢噻呋钠等),即可治愈。二、怎么鉴别蓝耳病是疫区还是非疫区1、通过实验室检测蓝耳病抗原,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证明猪场感染了蓝耳病,可以设定为蓝耳病疫区。2、若猪场从未免疫过蓝耳病疫苗,经实验室抗体检测为阳性,证明是疫区。3、若实验室检测蓝耳病野毒

猪养殖场常见问题及解答,猪发生高热病怎么办

一、猪耳朵边缘水肿、流出水样液体处理办法

猪耳朵边缘水肿、流出水样液体是典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症状,由于猪耳部分受到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红肿严重起包、包里有水样或脓样液体,首先用无菌针管抽出包里的液体,局部或全身注射嗜血杆菌敏感的抗生素(例如长效氟苯尼考注射液、头孢噻呋钠等),即可治愈。

二、怎么鉴别蓝耳病是疫区还是非疫区

1、通过实验室检测蓝耳病抗原,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证明猪场感染了蓝耳病,可以设定为蓝耳病疫区。

2、若猪场从未免疫过蓝耳病疫苗,经实验室抗体检测为阳性,证明是疫区。

3、若实验室检测蓝耳病野毒抗体为阳性,证明该猪场为疫区。如果猪场感染了蓝耳病,建议普免蓝耳病弱毒活疫苗,起效快,效果好。

三、仔猪拉稀怎么办

1、仔猪拉稀,首先要确定原因。细菌性(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拉稀,可口服庆大霉素或氟哌酸(诺氟沙星)饮用水或注射痢菌净注射液。病毒性拉稀的原因有很多,如非典型猪瘟、伪狂犬、轮状病毒感染等均可引起仔猪拉稀,要求养殖户一定要做这些疫苗的免疫工作。

2、发病后,如果是保育猪,可通过在全群饲料添加免疫增效剂-酵母免疫多糖,每吨饲料2-3公斤,提高免疫力;如果是没断奶仔猪拉稀,可在母猪全价饲料内添加2-3公斤本品。所有猪全价料最好添加广谱抗生素组方比如:利高霉素2公斤或枝原净150克+强力霉素300克,添加10-14天来控制继发感染。

四、猪发生高热病,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怎么办

这可能是由猪瘟、蓝耳病等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建议平常常规疫苗比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等一定要免疫好,另外可以在种猪、保育猪、生长猪全价饲料内长期添加免疫增效剂,增加疾病的抵抗力,病猪用长效广谱抗生素“易速达”来控制继发感染,效果比较好。

五、母猪头一天饮食正常,第二天突然不吃了,有点呕吐,不发烧,也无其他症状,怎么办

母猪可能由于最近天气变化引起的消化不良,建议给猪口服消化药“食母生”,另外向母猪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效果更快。

六、猪发生了五号病怎么处理

建议在规模养殖场实施封闭生产,严格限制闲置人员的出入,对售猪车辆彻底冲洗、干燥2小时以上,严格消毒。同时全场强化消毒,每天带猪消毒1次,复合碘类消毒剂如“百胜”或者过氧乙酸类如“惠福星”对口蹄疫病毒的杀灭效果最好。为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发生5号病时,应尽快隔离病猪,每天消毒2次,使用“百胜”原液直接涂抹病猪患部,促进愈合,减少传播。

七、后备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后备母猪发情必须满足的条件:体重达到120公斤以上或年龄8个月以上,满足以上条件仍不发情时,可注射氯前列烯醇(律胎素)2ml/头,14天后仍不发情时,再用孕马血清1头份或按说明书注射。

八、母猪要不要打蓝耳苗

目前国内大部分猪场蓝耳病检测为阳性,建议接种蓝耳病弱毒活疫苗,每年种猪普免4次,首次免疫28天以后再加强1次,以后每隔3个月普免1次。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猪养殖场常见问题及解答,猪发生高热病怎么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464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猪养殖场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