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兔子地窝繁殖好处和弊端有哪些?地窝的形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2  浏览次数:81243
内容摘要:一、地窝繁育法的优点1、地窝繁育法最大的特点是回归了兔子打洞产仔的自然习性,减少了人为干扰,有利于兔子的繁育和兔子的健康成长。提高了兔子的成活率。2、地窝养殖法简化了兔子养殖操作的工作步骤,提高了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饲养人员的劳动量,一个饲养人员可以轻松管理3-500只种兔。3、地窝繁育法解决了母兔生育、哺乳时需要人工护理守候的问题:(1)基本解决了过去经常发生的母兔产仔时将仔兔产在笼底板上,造成的吊仔、滚笼、冻死等等所造成的仔兔死亡现象,而地窝内母兔产仔根本不用人去看护。(2)解决了兔子无奶时人工

兔子地窝繁殖好处和弊端有哪些?地窝的形式

一、地窝繁育法的优点

1、地窝繁育法最大的特点是回归了兔子打洞产仔的自然习性,减少了人为干扰,有利于兔子的繁育和兔子的健康成长。提高了兔子的成活率。

2、地窝养殖法简化了兔子养殖操作的工作步骤,提高了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饲养人员的劳动量,一个饲养人员可以轻松管理3-500只种兔。

3、地窝繁育法解决了母兔生育、哺乳时需要人工护理守候的问题:

(1)基本解决了过去经常发生的母兔产仔时将仔兔产在笼底板上,造成的吊仔、滚笼、冻死等等所造成的仔兔死亡现象,而地窝内母兔产仔根本不用人去看护。

(2)解决了兔子无奶时人工强制哺乳,兔子产生反抗心理,乱蹬乱踩,仔兔受到登踏损伤死亡现象;解决了母兔有奶而仔兔没有吃上,母兔奶憋回或母兔有奶过棒易得乳腺炎现象。地窝内母兔哺乳顺其自然,小兔吃的饱,生长的整齐均匀,不用人管。

(3)解决了春秋冬三季人工喂奶时间过长,兔子体温下降,体力减弱,兔子张不开嘴,解决不能吃奶死亡的现象。地窝内哺乳的兔子不受外部气温变化的影响,非常活泼健康。

(4)解决了半大仔兔爬出产仔箱而回不去造成死亡等现象。地窝繁殖法解决了母兔生育、哺乳时需要人工护理等待的问题,减轻了饲养员的精神负担和劳动强度,降低了母兔繁殖过程对饲养员责任感的依赖度。这对于雇用别人养兔子和中型兔子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地窝内光线暗淡,安静舒适,冬暖夏凉,形成温湿度适宜的母兔生育环境,该小环境优于生育吊箱和母笼环境。因而母兔安静,产前撕毛好,难产、死胎少。还解决了北方冬季兔舍内温度低,母兔难以繁育的困难,做到了不受季节的约朿,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繁育,提高了母兔的年产仔量。

5、地窝繁育法解决了母兔笼内外到处有草、毛,改善了母兔笼内的卫生环境,使兔舍内的卫生清洁变得容易。

6、地窝的建设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兔舍空间,增加了兔舍内兔的存栏量,增加了母兔笼的有效使用率。

综上所述地窝繁育法提高了兔子的成活率,减轻了饲养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饲养成本,综合经济效益非常大。

二、地窝繁育法存在的不足

1、地窝的建造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对原有场地笼具的改造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但是有些兔舍的条件不能进行地窝的建造。

2、地窝内容易受到兔粪尿的污染,每次消毒地窝时一定要彻底。

3、由于地窝洞口的限制,清扫兔笼的低层卫生很麻烦。

三、地窝的形式

1、地窝的建设可以根据兔舍内的条件,尽量做到占地面积少、劳动力少、投入少、多产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一般分为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3种:

(1)地下式:地窝全部建在地下。优点是接触地气好,冬暖夏凉效果好,但进出口坡道长,占地面积大。

(2)半地下式:地窝建设时一半在地下,可以借地气,节省占地空间。

(3)地上式:由于条件限制只能在水泥地上做地窝,模仿地下的环境。

2、根据兔子出入洞口的形式分:有出口在兔笼底板上和出口开在兔笼的正面铁网上两种。

(1)出口开在兔笼底板上:这种形式最节约空间。但是,兔笼内的有效使用面积变小,地板内的卫生条件变差。

(2)出口开在兔笼的正面铁网上:这种形式卫生状况良好。但是兔笼的正面很难安排进出口的位置。进出口也可以设置在笼门上。

(3)侧墙加厚开口:笼内有益空间足够大,门也能正常安装,但修理专用通道很麻烦。

四、地窝建造的几个注意事项

1、地窝建设要选择地下水位低,不能上水,不能过于潮湿处建造。如果地下潮湿或舍内的粪道有渗漏的现象,地窝的建设最好选择地上。

2、地窝建设不得过深,深度不得超过半米。这样,日常检查、消毒、清扫卫生等工作就会变得容易。

3、地窝进出口通道不宜过长、过陡、过窄。地窝内建造的尺寸应适当。尺寸太大刚出生的兔子不集中,容易乱爬,温度太低,造成仔兔吃不上奶,甚至死亡;尺寸太小,母兔很难转身。

4、地窝检查口和通道盖应牢固封闭,打开方便,关闭兔子,清洁方便。

5、地板盖与地面平整,这样可行走方便,清洁方便。

6、地板砌砖用水泥砂浆,砖间的缝隙抹死,以防老鼠和昆虫繁殖。

7、地窝内的底板最好是活动的,这样便于取出,可彻底的清理和消毒。

五、地窝养殖的管理

地窝繁育法有很多优点,但养兔的最终成败取决于人的管理。因此,加强母兔舍的管理非常重要。

1、三层笼的循环使用:地窝繁殖法母兔室一般为立式兔笼,分为三层(或二层),接地一层与地窝形成一一对应的连接。这样一、二、三层循环使用,合理利用笼空间,管理和操作变得容易。第一层可以放置临产母兔和产仔18天之内的母兔。为母兔创造一个天然舒适的繁殖环境,减少外界干扰。中二层笼高适宜,便于检查和配种管理,可以安排空怀母兔或已交配完和摸胚后的母兔。第三层是仔兔层,与人视线相平,容易观察仔兔的生长状态。当仔兔生长到18天,也就是开食前,将母仔同时转移到上面第三层笼位,在饲喂母兔时诱导仔兔吃食。这样可以弥补母兔的奶水不足,促进仔兔的生长。

2、母兔可以在分娩前4-5天进入窝。此时母兔要轻拿轻放,将母兔直接放入地窝内,关严窝门,让母兔自己钻出地窝,进入笼内,这可以促使母兔提前熟悉和适应窝环境,减少应急反应。

3、临产母兔放入地窝后,要每日打开地窝盖检查,发现母兔不进入地窝或不撕毛时,应该反复将母兔关入地窝内,以求母兔能尽快地适应地窝环境,顺利在地窝内产仔。但是,如果有个别母兔不在地窝内产仔,则需要加倍注意。

4、母兔分娩后,应立即检查地窝,擦拭母兔血迹,去除粪便和胎盘,取出死胎和病伤兔,清点数量,做好记录。地窝繁殖每窝预约兔子数量,应控制在8-9只。有些好的母兔可以带到11-12只兔子。在管理良好、繁殖率高的兔场,母兔年产品兔50多只。

5、地窝繁育应每天上午检查一次。如仔兔吃饱了,安静不动,数量又看的很清楚,最好不要去惊动它们,以防影响仔兔的休息。重点是检查仔兔是否死亡,是否吃饱,粪便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味和黄尿现象,是否有兔毛和草梗缠裹仔兔情况等等,发现必须立即处理。注意一定要检出死兔。

6、根据兔舍温度的变化,适当增减地窝内的草和兔毛。夏天可少留一些毛;冬天一定要多垫草和毛,注意防寒。

7、腾空的地窝笼位要彻底清理粪便、杂草、兔毛、土、残食。首先用火焰完全燃烧杀菌,在地窝内也可以撒上一点生石灰。打开地窝上盖,晾至2-3天后,方可再继续使用。

8、地窝在使用前最好再进行一次火焰消毒,铺上些干草(铺草的量取决于季节和室内温度)。

9、虽然地窝繁育法的优点很多,但是地窝的建造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有些兔舍的条件就不适合于地窝的建造。因此对原有场地笼具的改造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当原有场地笼具不能变动时,采用的挂式产箱;如能改造笼具可以改造成仔母笼的形式;还可以改成一笼一箱的形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六、仿生地窝式母兔产仔箱

仿生式母兔产仔箱是经注塑等工艺一次成型箱体,其优点是:

1、仿生一次成型的箱体表面光滑,转角处设计成园角,安全卫生,不易受潮、发霉、生虫;卫生便于清理,消毒方便,可防老鼠。

2、产箱活底垫是模仿自然界母兔产仔的地窝底层的形状呈锅底型,小兔子集中到锅底,不易爬散,有利于保持小兔子的体温,保持箱内的温度、湿度,仔兔不易死亡。另外产箱活底垫上开有小孔网格,能漏排出小兔的粪尿,可以保持小兔子身体的清洁干爽,不易生病,又可以方便的取出,便于打扫卫生。

3、方便使用,便于安装。可放入兔笼内做产箱用,也可以做成外挂式产箱,也可以放入地下做地窝用。做地窝时可灵活地安排地窝的位置(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下式)、可灵活地安排母兔的进出口,施工方便。

4、地窝式产箱上盖采用防水檐设计方案,在刷洗地窝上盖和地面时,流水可以顺漏水孔流到箱外地下,防止污水流入地窝内使小兔受潮。

5、不易腐烂变质,使用寿命长。

6、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

7、使用仿生兔产仔用地窝式产箱母兔产仔、哺乳期间可节省大量的人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母兔产仔成活率高,减少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8、在地窝式产箱外包上一层苯板等保温材料即可形成一介保温的产仔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兔子地窝繁殖好处和弊端有哪些?地窝的形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455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兔子地窝繁殖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