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07  浏览次数:8314
内容摘要:一、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势头强劲、病期短、传播快的一种急性病。蜂群一旦染上后难以挽救,尤其是对蜂王和工蜂的摧残特别严重。大多数蜂群无法忍受这种残酷的痛苦,等到蜂群幼虫的死亡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弃巢逃跑,最终无法逃脱死亡的厄运。其间,蜂农采用药物治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二、中蜂囊状幼虫的病因病虫是主要感染源,通过工蜂的饲喂活动传播到健虫。早春和初冬,感染的工蜂是感染源。传染病是通过口进行的,病毒随食物一起进入幼虫体内。每次气候变化大,温湿度不稳定,蜂

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

一、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势头强劲、病期短、传播快的一种急性病。蜂群一旦染上后难以挽救,尤其是对蜂王和工蜂的摧残特别严重。大多数蜂群无法忍受这种残酷的痛苦,等到蜂群幼虫的死亡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弃巢逃跑,最终无法逃脱死亡的厄运。其间,蜂农采用药物治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

二、中蜂囊状幼虫的病因

病虫是主要感染源,通过工蜂的饲喂活动传播到健虫。早春和初冬,感染的工蜂是感染源。传染病是通过口进行的,病毒随食物一起进入幼虫体内。每次气候变化大,温湿度不稳定,蜂群又在繁殖期的时候容易发病。广东、福建病害全年可见,但发病高峰一般从当年10月到次年3月,以当年11月至12月和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为最高峰,4~9月一般病害下降,夏天常自愈。发病严重与否主要与气温有关。温度低,温差大,蜂群保温差,易发病,尤其是早春寒流袭击后,病害发展更快。

三、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

病后6天大幼虫死亡,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发病初期出现“花子”,然后在脾表面上出现“尖头”,抽出后可以看到不明显的囊状。体色由珍珠白变黄,然后变成褐色和黑褐色。封盖的病虫房盖下陷、穿孔。虫尸干后不翘,无臭味,无粘性,易于清除。

四、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治疗

1、华千斤藤(海南金不换)干块根,8~10克,煎汤,可用于10~15框蜂的治疗。

2、半枝莲干草50克,煎汤,可治20~30框蜂。

3、五加皮308、金银花15克、桂枝9克、甘草6克,煎汤,可用于40框蜂的治疗。

五、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

2、适时换王:针对2个高峰期适时换王,特别是中蜂,换王也是生产上的需要。

(1)断子,箱内缺少寄主,切断传染的循环,减少主要传染源。

(2)体内带毒工蜂无虫可育,出巢收集,新出房的工蜂群内无病虫,无需清除病虫,不会受到感染,在哺育下一批新王产卵孵化的幼虫时不成为传染媒介。

(3)通常新蜂王生活力强,带毒也少 。

3、加强管理:加强保温,减少群体内温度变化幅度,非繁殖期可幽王断子,群内留足饲料,使得幼虫发育正常,取蜜劳作要快、轻、稳,减轻幼虫受温湿度影响和机械损伤的程度。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441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中蜂囊状幼虫病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