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野鸭养殖场建设方案,附详细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2  浏览次数:81111
内容摘要:一、地址的选择1、自然环境偏僻,冬暖夏凉。2、背风向阳。3、排水良好。4、地面平整或稍有坡度,有利于地面水排泄,丘陵地区建厂。野鸭场要建在阳面上,野鸭舍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夏季通风良好,冬季又可以挡风,有利于野鸭的生长。5、土质为沙质或壤土。6、附近有宽敞的水域。如果水域附近有坡,其坡度小于30度,坡下有浅滩,那么在这种坡上建厂是最理想的。如果没有现成的水域,人工挖掘。7、无污染源:要求场地土壤以往没有被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原体污染过。8、电力和交通方便。二、建设方案1、雏鸭舍(1)绿头野鸭育雏期要求的房屋条

野鸭养殖场建设方案,附详细介绍

一、地址的选择

1、自然环境偏僻,冬暖夏凉。

2、背风向阳。

3、排水良好。

4、地面平整或稍有坡度,有利于地面水排泄,丘陵地区建厂。野鸭场要建在阳面上,野鸭舍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夏季通风良好,冬季又可以挡风,有利于野鸭的生长。

5、土质为沙质或壤土。

6、附近有宽敞的水域。如果水域附近有坡,其坡度小于30度,坡下有浅滩,那么在这种坡上建厂是最理想的。如果没有现成的水域,人工挖掘。

7、无污染源:要求场地土壤以往没有被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原体污染过。

8、电力和交通方便。

二、建设方案

1、雏鸭舍

(1)绿头野鸭育雏期要求的房屋条件较高,目标是提高育雏成活率。

(2)雏鸭舍要求朝阳、保温、干燥、采光、通风。窗户的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积的比例为1:(10~15)。

(3)房间内分隔约4平方米大小的小房间,分小群育雏鸭,避免雏鸭堆积,产生压迫、窒息的结果,育雏鸭房要求保温性好、戏水、粪便、清洗方便。

(4)雏鸭舍包括室内保温区和室外运动戏水区。室内面积20~40平米,采用远红外板、烟道或悬挂式铁皮烟道升温保暖。烟道使用燃煤,炉门打开侧墙上,炉子进入室内容易充分利用热源,烟囱排管也建在室内,在室内地面做成倾斜的水泥地板,做成倾斜方向的小集水沟,洗完地面后容易马上干燥。

(5)室内地板最好用一平方米大小的网板铺育雏。室外运动场的面积与室内相同。地面倾斜,在运动场远端修理宽度1~1.5米、深度10~20厘米的戏水浅池,雏野鸭可以自由戏水,或者在陆地上休息晒太阳等,运动场旁用单砖建造30~40厘米的高挡墙,上面有排水沟和通道。

2、培育鸭舍

(1)绿头野鸭育成鸭舍要求的条件不高,可以是比较简陋的小屋,用于晚上的栖息。在15~70日龄阶段,绿头野鸭没有飞行能力,采用地面平养,不建天网。舍内面积与陆地运动场和水面活动场的面积比为1:1:1。

(2)在有流水的溪沟、湖等地的岸边修理简单的良成舍。房子可以大也可以小,但流水处不要太深,水深不要超过1米。舍内地面和陆地运动场地面为水泥地面,向水面方向倾斜,鸭子可以自由进出。一般规格为长9米、宽4米、高3.2米,舍内可设置小窗或不设置窗。

(5)鸭舍的內部设备沒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形式,能够采用网上、木条格板或是垫料饲养,可是鸭子占有的整个面积,例如全部铺垫草,那样就很难保持清理干躁,工作量大。

(6)沿着陆地运动场和水面的交接处修理污水沟,沟深15~20厘米,宽20~30厘米。在沟里铺上栅栏板,使清理干净的粪污沿着这个沟流出养殖区外,不污染水场,保持水场的清洁,减少疾病的发生,将陆场和水场的接口修理成宽2~3米、坡20度的卵石修理坡,供鸭上下。

(7)另外,培育舍的墙壁高40厘米,陆场和水场用高40厘米的铁丝焊接网作为活动栅栏,水场的水下部分用尼龙鱼网包围下面的底部。天气寒冷或刮风时,可以用塑料织物保持舍温。

(8)如果没有自然水源,可以采用建造人工池的方法。池深60厘米,有排水道,池边排水沟,换水方便,换水时要清洁污水,彻底清洁池底鸭粪、毛和污垢,进行消毒处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野鸭养殖场建设方案,附详细介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414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野鸭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