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因素
1、品种选择
自交系混杂退化严重,亲本种子质量差、纯度低、个体发育差,从而降低了杂交种的增产效果;种子内在因素的影响,如生理技能退化、新陈代谢失调、体内输导系统障碍等,从而造成无果穗,影响产量。
2、土壤肥力
田块肥力较差,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肥比例失调,硼、锌肥不足,追肥不够,使果穗发育缓慢,不能正常授粉,提高空秆率。
3、栽培密度
种植密度过大,植株相互遮蔽,从而引起雌穗花丝发育不良,授粉不良,造成减产。
4、病虫危害
玉米病虫害较多,特别是大(小)斑病、黑穗病、玉米螟、叶蝉等,破坏玉米雌穗组织,消耗植物体内养分,影响穗的发育,降低了产量。
5、气候因素
雨水过多,通风透光不良,干热风或中期低温冷害,抽穗不及时,影响或抑制抽穗分化,导致减产。
二、处理措施
1、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紧凑型品种,北疆地区主要种植品种以新玉18号、登海9号、SC~704、农大108为主。
2、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晒种,用多菌灵粉剂混合1:1000拌种,预防病虫危害。
3、播种时间
各地播期的确定必须根据当地历年气候资料和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将玉米雄性、授粉期安排在伏旱之前,玉米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播种期较常见种植提前10~15天,以移栽期和地膜玉米出苗期避过当地霜期为宜。在适播期内,抢墒早播,充分利用春末夏初的有利气候条件,避免伏旱。及时早播能延长生育期,增加营养物质积累,可为穗大、粒多且饱满、增加粒重创造条件。
4、肥水管理
按配方施肥,巧施钾肥,补充硼、锌等微肥,追肥轻施苗肥,巧施拔节肥,重施攻穗肥,酌施粒肥。基肥中磷钾肥不足时,在拔节或大喇叭口时适当增施,玉米拔节期667平方米追尿素10公斤,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5%~70%。在大喇叭口期667平方米追尿素10~15公斤,佃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如土壤持水量低于此水平,及时灌水。在扬花授粉灌浆阶段,667平米追尿素5公斤。玉米生长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延长叶片功能期,促根壮秆,满足穗分化养分需求。
5、栽培密度
根据地力、施肥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水平等因素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如中晚熟、生长期较长、大穗型的品种,667平方米最好保留3800~4000株为宜。中早熟、生长期短、小穗型品种,667平方米最好保留4200株~4500株为宜。在确定密度时,同一品种的密度不仅要充分考虑株型结构,还要考虑播期、种植地块的肥力水平,肥田稀少,瘦田密集,因地制宜,灵活把握。
6、田管措施
玉米苗长到3片叶子时间苗,间去拥挤苗、弱小苗和病残苗。玉米苗长到5片叶子时,根据预约留苗的密度决定苗,做到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力争苗齐苗匀,苗全苗壮。搞好中耕除草,做好病虫情监测工作。以点片防治为主,禁止普遍化防,发生虫害采用滴心、喷雾方法,防治效果明显。每667平方米用呋喃丹颗粒剂1.5~2公斤加沙土或细炉渣15~20公斤,混合均匀后撒入玉米心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