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白果能吃吗?有什么药用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731
内容摘要:白果,学名银杏,又称"公孙果"、杏果,为银杏科落叶乔木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种仁粉性,中间具小芯,味甘、微苦。主产于山东、江苏、广西、四川、河南、湖北等地。那么,白果能吃吗?有什么药用价值?一、白果能吃吗?白果是可以吃的,它品味甘美、营养丰富,可以作名贵的药膳,也能制成很多名贵糕点、多种罐头或其他加工食品。白果也可以入药,但是生白果含有微毒,吃多了会中毒,而且因各人体质不同吃后反应也会不同。为安全起见,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生食银杏果,儿童一般连吃20颗左右,成人连吃50颗左右就会有中毒

白果,学名银杏,又称"公孙果"、杏果,为银杏科落叶乔木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种仁粉性,中间具小芯,味甘、微苦。主产于山东、江苏、广西、四川、河南、湖北等地。那么,白果能吃吗?有什么药用价值?

一、白果能吃吗?

白果是可以吃的,它品味甘美、营养丰富,可以作名贵的药膳,也能制成很多名贵糕点、多种罐头或其他加工食品。

白果也可以入药,但是生白果含有微毒,吃多了会中毒,而且因各人体质不同吃后反应也会不同。为安全起见,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生食银杏果,儿童一般连吃20颗左右,成人连吃50颗左右就会有中毒的危险。预防白果中毒的方法是将其煮熟后再食用,不过煮过的白果毒素仍未完全受到破坏,所以不宜吃得太多。另外用银杏叶片泡水喝,也是有一定危险的。

二、白果多少钱一斤?

杏果又叫白果,一般约20元/斤。具有补肺养肾、强身健体的功效。

三、白果的药用价值

1、白果能敛肺气、定痰喘、止带浊、止泻泄、解毒、缩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

2、白果具有通畅血管、保护肝脏、改善大脑功能、润皮肤、抗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

3、白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除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2、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多糖等成分。

4、白果可治疗座疮,其中所含的苦内脂等对脑血栓、高血压、冠心病等有特殊的疗效。

四、白果的食用方法

白果拥有很久远的食用历史。白果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一年四季都适合大家食用。白果拥有丰富,苦中带甜,在很多家常的食谱中都会用到。白果对于女性和小孩的调养效果尤为突出,合理的食用白果,能够给身体带去意想不到的帮助。

1、做干果或入药

做为干果食用,白果必须熟食或制成蜜饯。入药用,熟用收歙作用强;生用清毒杀虫的作用强。但生食不可过多。

2、银杏枸杞子鸭肉汤

功效:肝补肾清热利水。

营养价值: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银杏酸、白果酚。

适宜人群:适宜脑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肾虚、腰膝无力等患者。

五、白果的副作用

白果营养非常丰富,白果果仁含淀粉62%,粗蛋白11%,粗脂肪3%,蔗糖5%。此外,还含有银杏酸、银杏醇以及钙、钾、磷等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而且味道香甜细软,滋味极佳,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但是白果也有其副作用的。

白果有小毒,除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外,还含有氢氰酸,一般以绿色的胚部毒性最强。

据报道,曾有小儿吃5至10粒而中毒死亡的例子。

古代医药书籍中曾记载:“稍食则可,再食令人气壅,多食令人颅胀昏闷,昔有服此过多而胀闷欲死者。又说:“小儿多食,昏霍发惊。昔有饥者,以白果代饭食饱,次日皆死。”目前医药界认为,儿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后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过多。5岁以下的幼儿应禁吃白果。一般最好不要长期服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白果能吃吗?有什么药用价值?”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40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