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兴隆县产业到户补贴标准2022:养殖母猪、种植蔬菜补贴多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4  浏览次数:81003
内容摘要:今年,兴隆县政府发布《2022年产业到户项目实施方案》,风险未消除的防贫监测户、入股到期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脱贫享受政策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林果业、电商业达到一定条件的,政府是有补贴的。那么,兴隆县产业到户

今年,兴隆县政府发布《2022年产业到户项目实施方案》,风险未消除的防贫监测户、入股到期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脱贫享受政策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林果业、电商业达到一定条件的,政府是有补贴的。那么,兴隆县产业到户补贴标准2022是多少?以下是小编的介绍。

兴隆县产业到户补贴标准2022

一、兴隆县2022年产业到户补贴标准:养殖业

1、畜禽补贴标准

①后备母猪每头补贴1500元。

②育肥仔猪每头补贴800元。

③羔羊每只补贴1000元。

④繁殖母牛每头补贴10000元。

⑤仔牛每头补贴7000元。

⑥鸡、鸭、鹅每只补贴10元。

⑦蜜蜂每箱补贴1000元(满箱)。

2、圈舍补贴标准

①新建圈舍按照300元/平方米补贴。

②改造圈舍按照150元/平方米补贴。

③粪便沉淀池按照300元/立方米补贴。

兴隆县种植补贴

二、兴隆县2022年产业到户补贴标准:种植业

1、蔬菜、食用菌种植

①发展露天蔬菜1亩以上且以销售为主的,每亩补贴1000元。

②自建大棚或租用大棚自主经营发展设施蔬菜0.5亩(1个棚)以上,每亩补贴3000元。

③自建大棚或租用大棚自主经营发展食用菌5000棒(袋)以上,每棒(袋)补贴0.5元。

2、杂粮种植

发展杂粮作物且以销售为主的,每亩补助500元。

3、中药材种植

利用闲散耕地和树下(间)耕地种植多年生中药材:

①玉珠、黄精:耕地亩密度达到6000株以上,每亩补贴3500元;林下(间)亩密度达到4000株以上,每亩补贴2600元。

②苍术:耕地亩密度达到6000株以上,每亩补贴3000元;林下(间)亩密度达到4000株以上,每亩补贴2200元。

兴隆县林果补贴

三、兴隆县2022年产业到户补贴标准:其他产业

1、林果业

(1)改劣换优

对采用矮化复壮等修剪方式、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维持果园能形成一定产量和效益基础上,在老树行间改栽相同树种新品种,实生苗每株补贴5元,嫁接苗每株补贴10元;利用原有果树实施改接新品种,每接活一根接穗补贴4元。

(2)品质提升

①推广树下(间)自然生草管理模式,保持水土不流失,及时刈割(提供影像资料),每亩补贴200元。

②实施树下(间)自然生草管理模式1亩以上户可享受割灌机专项补贴1500元。

③实施树下(间)自然生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控冠分层提干等方式进行修剪、施用有机肥、病虫害防治(喷药、刮树干等)、水保工程等常规管理技术,每亩再补贴400元。

2、购买农机具

购置农机具、农用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不包含割灌机、药物除草用具)的,按照实际价格进行补贴(补贴总金额以实际发票金额为准且不超过扶持标准,同时,不再享受农机补贴政策,同种类农机具仅限补贴1台套)。

3、乡村旅游业

新改建特色民宿、旅游农家院应具备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且当年经营。客房内设施齐全,不少于3间(其中至少2间有室内独立卫生间)的补助6000元/户;有住宿房间4间以上(其中至少3间有室内独立卫生间、有独立厨房、客餐厅)的补贴10000元/户。

4、电商业

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办店铺的给予1000元补贴,以本店铺名义销售产品,对每单销售补贴快递费用6 元。

以上是小编对兴隆县产业到户补贴标准2022的介绍,其中,养殖后备母猪每头补贴1500元,种植露天蔬菜1亩以上且以销售为主的每亩补贴1000元,大棚种植蔬菜0.5亩以上的每亩补贴3000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兴隆县产业到户补贴标准2022:养殖母猪、种植蔬菜补贴多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910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