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北方地区旱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什么品种值得推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08  浏览次数:8656
内容摘要:如何种植旱稻?事实上,旱稻是一种特殊的水稻,可以在旱地条件下生长发育。适宜在降雨较多的山区和缺水地区种植。种植旱稻是将种子直接种植在旱地上,整个生育期不需要建立水层,实行旱作种植和旱作管理。它最大的优

如何种植旱稻?事实上,旱稻是一种特殊的水稻,可以在旱地条件下生长发育。适宜在降雨较多的山区和缺水地区种植。种植旱稻是将种子直接种植在旱地上,整个生育期不需要建立水层,实行旱作种植和旱作管理。它最大的优点是节约用水和劳动力。不办理育苗移栽作业手续。除降水外,干旱时只需在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进行灌溉。整个生育期的需水量仅为水种需水量的四分之一。

旱稻优良品种选育

旱稻应选择根系发达、耐旱性强、生育期比本地稻早10天、生长发育速度快的品种。结果表明,汕稻、9534、丹粳5号、丹粳6号、汉297、汉96-8和辽汉95-1是我市适宜的旱稻品种。

旱稻高产栽培技术

2.1种子处理

种子在播种前应干燥、仔细挑选和浸泡。用25%多菌灵150克,50克水,浸泡48小时。或用旱稻种衣剂包衣。

2.2优良土地整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旱作方式,如旱作直播、旱作前后浇水、旱作育苗早播或地膜覆盖。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必须进行高质量、细致的整地工作。没有碎片。场地应该是平坦的。

2.3播种

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 4月下旬在北镇地区。常规旱稻播种量为112.5-150公斤/公顷。播种前土壤水分充足,沟深5cm,行距25-30cm,旱稻顶栽能力差,宜浅播。一般播种深度为2cm。如果播种深度太深,胚芽鞘或不完整的叶片不能发芽,出苗困难。播种过浅,种子易脱湿,发芽困难,后期抗旱抗倒伏能力弱。播种后立即踩在种子上,盖上1.5-2厘米。踩种子一方面可以缩小土壤缝隙,减少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以使种子紧密结合,提高土壤水分。

杂草防治是水稻旱作的关键技术。旱作前应调查主要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抓住时机施用除草剂。播种后出苗前,在土壤表面喷洒除草剂,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起到除草屏障的作用。可使用丁草胺乳剂,每公顷3000毫升。旱稻出苗后,杂草处于1-2叶期,通过喷施农药直接杀灭。每公顷使用2250毫升丁草胺乳剂加1500毫升honostat,1250毫升稗草加3000毫升丁草胺,或1200-1500毫升左丹乳油加750毫升水喷洒。它还可以手动拉起大草。

2.5虫害防治

稻瘟病是旱稻的一种常见病。尤其是穗颈瘟和枝梗病要控制。抽穗前7-10天和抽穗盛期,用50kg水喷施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亩)。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二化螟是旱稻常见的害虫。通常在蛾期后7~10天,用50%甲胺磷150毫升或25%杀虫双200毫升的量喷洒50公斤水。

2.6科学灌溉

旱稻的耗水量主要依靠自然降水,除特殊干旱年份外,一般都能满足。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应注意补水。灌溉要把握“先水早,后水紧”的原则。分蘖期补水可促进早分蘖和多分蘖,增加有效分蘖。第一次补水不宜过多,过多的水分会使干生根变成水生根,影响生长。孕穗期是旱稻反射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灌溉要及时、充分。灌水对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具有重要意义。降雨不足时,应及时进行灌溉。稷山花药

2.7合理施肥

施用足够的基肥,将腐熟的农家肥均匀地撒在田间地皮上,然后结合翻耕翻土,每公顷施37-45吨。播种时施过磷酸钙510~600kg,硫胺300kg/公顷,分蘖期施硫胺150~187kg/公顷。拔节后穗分化时施少量穗粒肥,每公顷施硫酸铵37.5~60kg。提高了穗粒数和结实率。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北方地区旱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什么品种值得推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874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