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黄瓜苗嫁接技术和要点,黄瓜养殖怎么嫁接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08  浏览次数:8469
内容摘要:黄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品种,适应性强。它种植在北部和南部地区。目前,黄瓜嫁接育苗技术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方法,它还可以提高黄瓜的品质和产量。让我们来学习一下黄瓜幼苗的嫁接育苗技术。苗床准备在黄瓜嫁

黄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品种,适应性强。它种植在北部和南部地区。目前,黄瓜嫁接育苗技术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方法,它还可以提高黄瓜的品质和产量。让我们来学习一下黄瓜幼苗的嫁接育苗技术。

苗床准备

在黄瓜嫁接育苗过程中,需要设置三种不同的苗床。第一个是黄瓜苗床,第二个是南瓜砧木苗床,第三个是嫁接黄瓜苗床。苗床的大小和规格可根据需要和地形设置,无需太多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黄瓜苗床最好建在棚入口附近,以便于通风和苗木精炼;南瓜幼苗需要较高的环境温度,南瓜苗床宜建在棚内。对于三个苗床的营养*,我们可以将3份肥田*与1份腐烂的农场肥料混合,每立方米营养*添加6-8公斤植物灰,然后筛选备用。

种子处理

一亩地需要150-200克黄瓜种子。我们需要将黄瓜种子暴露在阳光下3-5小时,以缩短浸种过程中的吸水时间,然后将种子浸泡在50-55℃的温水中。浸种时,保持搅拌,直到水温降至25℃,然后用手擦去种子表面的粘液,然后在25℃的温水中浸泡6-8小时。最后,将种子取出,放在干净的纱袋中,包上一层薄膜,放在适当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促进发芽1-2天。当70%的种子出现白色芽时,它们就可以用来播种了。为防止黄瓜猝倒病、青枯病、疫霉等苗期病害的发生,可将种子浸泡在800-1000倍的普利克水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中半小时。

南瓜籽的浸泡方法与黄瓜籽的浸泡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南瓜籽的浸泡时间要比黄瓜的浸泡时间晚5-6天。一亩地需要800-1500克南瓜籽。浸泡水的温度需要增加到70度左右,而不需要经过发芽阶段。浸种后,种子直接播种。

错播

不同的嫁接方法需要不同的适宜苗龄。由于黄瓜出苗后生长速度较慢,而南瓜种子作为砧木生长较快,为了使两种幼苗达到适宜嫁接的生长期,必须错开播种期。在正常情况下,应先播黄瓜,然后在黄瓜播种后5-6天再播南瓜,这样可以使两株幼苗的茎粗相称,便于嫁接,提高成活率。在播种过程中,应首先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0克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并拌匀。黄瓜适宜播种距离为2.5-3cm。

黄瓜播种后5-6天,应及时播种南瓜。南瓜的播种方法与黄瓜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南瓜的播种密度越大越好。这是为了使南瓜幼苗的幼茎长得又细又长,有利于下一步嫁接黄瓜幼苗。

播后管理

羽化前,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度,夜间温度不低于20度。在苗木生长期间,我们应保持苗床湿润,但不应过度灌溉。浇水时,水温*温度不应相差太大。

嫁接时间

当南瓜子叶完全展开时,第一片真正的叶子只有一美元硬币大小,露出了它的心脏;嫁接的最佳时期是接穗苗的子叶即将展开或刚刚展开时。

嫁接方法

在正式嫁接时,我们需要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砧木下胚轴,用刀片或嫁接标签切断南瓜幼苗的生长点和腋芽,只保留两个子叶,然后嫁接标签靠近幼苗茎顶面的一个子叶基部内侧,与茎形成30-45度角,斜向另一子叶下部插入,插入深度4-5mm,嫁接标签穿过砧木皮不断裂为宜,暂时不拔出嫁接标签。然后将黄瓜接穗沿子叶承托侧下方1cm处以30度的角度切割,切割长度为2-3mm,然后拔出砧木上的嫁接标签,将切割的接穗向下插入砧木的斜插孔中,使砧木和接穗的两个切口完全一致,砧木的黄瓜子叶和南瓜子叶呈十字形,接穗和砧木插入牢固,一般不需要嫁接夹固定。

总而言之,这一切都是关于今天的。嫁接后的管理也很重要,如温湿度管理、遮荫处理等细节。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黄瓜苗嫁接技术和要点,黄瓜养殖怎么嫁接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872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