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如何提高番茄嫁接栽培效果,番茄好养吗,怎么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8  浏览次数:8711
内容摘要:番茄嫁接栽培是番茄抗病、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技术进步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提高番茄嫁接栽培的效益和效益,应掌握以下关键技术。砧木和接穗品种的选择砧木是嫁接栽培成败的

番茄嫁接栽培是番茄抗病、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技术进步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提高番茄嫁接栽培的效益和效益,应掌握以下关键技术。

砧木和接穗品种的选择

砧木是嫁接栽培成败的基本条件。不仅要对青枯病具有稳定的高水平抗性,而且要比接穗品种具有更好的生长势、适应性和抗逆性,并与不同类型接穗品种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经专家鉴定和多年生产使用验证,桂林金水蔬菜种苗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1号砧木”优势突出,使用效果稳定,优于公司研制的“2号砧木”和市场上其他砧木,“1号砧木”在资源县车田乡已连续使用7年,已成为各地区的主要砧木品种。

青枯病病原菌由于具有较强的抗性,长期失去寄主,其活性逐年下降。结果表明,砧木1号是目前番茄砧木质量最好、使用安全可靠的砧木品种。2接穗质量主要影响嫁接栽培的经济效益。一个好的接穗品种应该有好的产量。产品(水果)应适合经销商的需要,即长途运输和储存。同时,还应对当地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即应能抵御涝、旱、高温等逆境气候的影响。

番茄生产的经济效益往往与气候负相关。因此,有必要选择适应恶劣气候条件的接穗品种,以降低病害防治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接穗品种“百里”和“格力”产量高,适销对路,但耐雨性较差。因此,夏斑病危害大,防治难度大,需在接穗品种更新时加以改良。

注意砧木和接穗的基本育苗

这里的基本育苗是指嫁接前的育苗阶段。嫁接是接穗的人工换根处理,植株创伤重,伤口愈合时间长,嫁接的砧木和接穗苗必须结实、无病虫害。具体要求是:播种及时、苗床平整薄、发芽均匀、分株定植、温湿度可控、病虫害防治早、茎叶茂密、嫁接后无后顾之忧。在基础育苗中,尤其要加强接穗的水分控制和苗木的精炼。

适时嫁接应在阴天、相对湿度70~90%、土壤持水量50%(半干半湿)的条件下进行。根据有利的气候条件,可采用高接和低接。

1、高位嫁接:5-6个砧木处于真叶期,在植株根部留2片真叶切掉,接穗留2片叶和1颗心,剪成楔形,切下叶片,然后在砧木茎的中部劈接,用圆形嫁接夹固定。

2、低接:当砧木有4-6片真叶时,从基部第一片真叶下切下(只留子叶,不留真叶),其他操作同高接。

嫁接成活率

主要取决于嫁接后的管理,尤其是嫁接前3天的管理。

1、接穗失水与萎蔫的预防:接穗离母剪开后,会在空气中出现失水生理性萎蔫,影响嫁接后的愈合过程,严重失水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永久性萎蔫,无法愈合成苗。为了尽量减少生理萎蔫程度,完全避免永久萎蔫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嫁接前,接穗的细胞液浓度应适当高于砧木的细胞液浓度,以便在嫁接后不久通过细胞渗透压及时向接穗供水。② 在嫁接愈合期和嫁接后,应采取严格的遮荫措施,减少蒸腾和蒸发,削弱光合作用、呼吸等代谢过程,使嫁接苗处于“休眠”状态,促进伤口愈合。阴影的程度取决于光的强度。③ 嫁接后及时用超薄农膜覆盖苗冠,防风保湿。

2、嫁接伤口抗感染:引起伤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苗床湿度高、温度高、病原菌多、伤口被水滴污染等。预防:嫁接前2~3天,用72.2%保利(或保利可)25毫升加水25斤对苗床喷雾消毒,防止苗床湿度过高,嫁接覆膜后,覆膜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为宜,不能有珠子。

?嫁接后3~4d,遮荫率逐渐降低,农膜被去除。如果接穗没有萎蔫,说明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可以训练幼苗,然后通过喷药预防疾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如何提高番茄嫁接栽培效果,番茄好养吗,怎么养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417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