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豇豆花叶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豇豆花叶病的表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9  浏览次数:8886
内容摘要:花叶病是豇豆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特别是在夏秋季高温干旱季节,严重时会大大降低产量和品质,及时的发现这种病害是提高豇豆产量的正确解法。症状花叶病是一种全株病害。感染的植株首先表现为上部叶片的症状,出现深

花叶病是豇豆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特别是在夏秋季高温干旱季节,严重时会大大降低产量和品质,及时的发现这种病害是提高豇豆产量的正确解法。

症状

花叶病是一种全株病害。感染的植株首先表现为上部叶片的症状,出现深绿色和浅绿色马赛克或斑点症状,严重的叶片收缩畸形。病株生长弱,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病株开花时,花器官异常,花稀少,荚少,荚鼠尾,种子不饱满,有时可出现褐色坏死条纹。

病原

豇豆花叶病毒(CMV)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主要有三种毒力:

1、CMV是一种直径为28-30nm的球形病毒。稀释终点为1000-10000倍。侵染植物的汁液可通过摩擦接触传播,但主要由菜田的多种蚜虫传播,如甘蓝蚜、桃蚜、棉蚜等。种子无毒。

2、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是一种线状病毒。病毒主要由桃蚜、棉蚜和大豆蚜传播;病毒也可通过果汁摩擦接种传播;大约8-10%的种子携带病毒。除豇豆外,还可侵染绿豆、利马豆、苋菜和奎奴亚藜。

3、豇豆花叶病毒(Cowpea-MV)是一种杆状病毒,长约750nm,末端稀释度为3000-4000倍。病毒主要通过病汁摩擦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棉蚜和桃蚜传播。一般来说,豇豆种子不携带病毒,但豇豆种子有一定的病毒携带率。

发生规律及病害情况:豇豆花叶病毒的主要来源除少数能携带病毒的种子外,是侵染的寄主植物和田间部分杂草。该病在田间的再感染主要是通过媒介蚜虫与农业生产的汁液接触来实现的。高温、干旱、粗放栽培和管理、缺肥少水是诱发豇豆花叶病的主要因素。

防治

豇豆花叶病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种子选自无病植株的全荚。

2、加强防病栽培管理:清除野生杂草寄主,增加优质有机肥的施用,及时追肥。旱季要经常浇水,防止土壤缺水,使植物茁壮成长,提高抗病能力。

3、蚜虫的早期防治:为了防止蚜虫在田间传播病毒,必须从苗期开始防治蚜虫。喷40%乐果乳剂1000~1500次,喷20%氰戊菊酯乳剂3000次。

4、苗期初期可喷施一些营养抗性增强剂,如百福农800-10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菌毒清300倍液、叶面宝等。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豇豆花叶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豇豆花叶病的表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369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