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番茄病毒病发生防治,番茄生长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20  浏览次数:8601
内容摘要:蔬菜病毒病已成为仅次于真菌病的第二大病害,每年给蔬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淡季蔬菜种植面积扩大,种传病害和气候条件适宜。由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番茄病毒病发病迅速,危害严重。番茄病毒病的症状和病原番茄

蔬菜病毒病已成为仅次于真菌病的第二大病害,每年给蔬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淡季蔬菜种植面积扩大,种传病害和气候条件适宜。由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番茄病毒病发病迅速,危害严重。

番茄病毒病的症状和病原

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症状是花叶病、卷叶病和条纹病。花叶病型:黄绿或暗浅色斑驳叶,脉透明,叶稍皱,略短于植株;卷叶型:叶脉黄色,叶缘向上弯曲,小叶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状,整株萎缩,有时丛生,早期侵染者不能开花结实;条纹型:可出现在叶、茎和果实上。病斑的形状因发病部位而异。叶上有深褐色斑点或云纹,茎和藤蔓上有深褐色斑点。变色部分仅在表层组织中,不深入茎和果实。这类症状常由TMV或其它一种或两种病毒的联合感染引起,在高温强光下易发生;巨芽型:顶部和叶腋长有大量枝条,或叶片呈线状、苍白,造成芽大而畸形,多数病株不能结果,或呈锥状、坚硬的小果实。

引起番茄病毒病的病毒源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卷叶病毒(TLC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等20多种,其中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卷叶病毒是主要病毒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烟草花叶病毒(TMV)在多种植物上越冬,其种子也携带病毒,成为烟草花叶病毒的主要侵染源。主要通过果汁接触传播。只要寄主有伤口,就可以浸泡,附着在番茄种子上的水果碎片也可以携带病毒。此外,土壤中的病害残留、田间越冬寄主残留和田间杂草也可成为TMV的主要侵染源。黄瓜花叶病毒主要通过蚜虫和汁液传播。

在冬季,巨细胞病毒在多年生杂草上越冬。春季,蚜虫迁徙传播CMV,引起番茄病害。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高温干旱有利于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另外,过量的氮肥会使蔬菜植株生长娇嫩,或突然贫瘠、变硬、发粘、排水不畅。番茄病毒病的病毒源类型常在一年内发生周期性变化。春夏季TMV的比例较大,秋季以黄瓜花叶病毒为主。因此,在生产控制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病毒源进行控制,以达到控制效果。

预防方法

为防治番茄病毒病,应积极采取以农业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近年来,我国烟草抗病毒新品种主要有:鲁番茄5号、嘉分15号、中杂7号、茂分802号、中薯4号、中薯5号、中薯6号等;

(2)进行脱毒种子培育和生产。播种前,将种子在水中浸泡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40-50分钟,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加速发芽播种,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应选择不种植番茄或番茄病毒病的田间作为种植地。番茄病毒病田必须深耕,以促进病渣腐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用石灰促进TMV对土壤中病残体的灭活;

(3)实行轮作,避免间作和连作,减少和避免病毒在土壤和病残体中的传播,减少病毒病的发生;为了减少病毒病的病毒源,苗圃和种植大棚应彻底清除毒草;为了提高寄主的抗病性,应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喷施艾多寿6000倍或芝麻素7500倍。

(4)健身栽培的防病措施是:一是适时播种,适时壮苗,种植时需要花蕾,但不能老化;二是适时早栽,促进壮苗早出,采用塑料大棚栽培,避免田间发病;三是早栽培、早除草,适时培土、促生根、晚修剪、早收获、早播种、慢苗期,喷施增生灵可提高对花叶病毒的抗性。坐果期应及时浇灌第一穗,坐果后浇水时应注意粪肥和化肥的混用,以促进果苗生长,特别是在高温干旱季节。

(5)病害早期喷施防治;早期(5~6叶期)开始喷施,喷施量为3.85%WP500。7天后喷1次,连续喷3次。番茄病毒病防治效果达75%~80%。用1.5%植物酒精8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处理。用5%菌毒水400次,或高锰酸钾1000次,喷施50-100ppm增灵和1%过磷酸钙作追肥,也可提高抗病性;

(6)蚜虫和粉虱的早期防治:应尽早用吡虫啉或高效大公陈喷剂防除杂草,对周围蔬菜上的蚜虫和粉虱进行防治,防止蚜虫、粉虱等媒介昆虫的传播,特别是在高温干旱年份,应注意及时喷施防治蚜虫和粉虱,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TMV感染,减少番茄病毒病的发生。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番茄病毒病发生防治,番茄生长注意事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360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