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水稻纹枯病怎么防治,病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20  浏览次数:8341
内容摘要:纹枯病是水稻种植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极大。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控制,将导致水稻死亡,影响水稻产量。那么纹枯病的病因是什么呢?下面详细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水稻纹枯病的成因水稻纹枯病菌

纹枯病是水稻种植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极大。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控制,将导致水稻死亡,影响水稻产量。那么纹枯病的病因是什么呢?下面详细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纹枯病的成因

水稻纹枯病菌是水稻纹枯病的主要病原。在正常条件下,菌丝开始时无色,成熟时出现浅棕色菌核。病原菌菌核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存活。它是水稻纹枯病大面积传播的主要诱导病原。此外,水稻种植密度过大、水肥管理不当、药剂防治措施不合理等都会导致纹枯病,影响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的特征

水稻纹枯病是由高温高湿引起的一种病害。当水稻种植区的地温持续升高(约20℃), 湿度为80%时,开始出现并逐渐扩散。当现场温度高于25℃ 当相对湿度大于90%时,疾病传播速度加快。稻田长期渍水和高湿为纹枯病大面积发生和蔓延提供了基本条件。在施肥管理过程中,如果施氮量过大,分蘖提前关闭,会促进纹枯病的发生。在正常种植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实际抗性和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高秆水稻品种发病率低,矮秆水稻病重。

水稻纹枯病的基本症状

纹枯病对水稻纹枯病的危害程度不同。初期主要发生在水面附近的叶鞘中。水稻侵染初期,病害部位多呈深绿色水浸模糊斑点,进一步扩散后逐渐形成云纹状。病变中央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水稻组织破坏后边缘呈深褐色。当病害较严重时,几个较小的病斑交叉会产生较大的病斑,导致叶片变黄,然后逐渐死亡。茎的损伤与叶的损伤相似。稻穗受损时,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先出现深绿色,后出现灰褐色,不能正常抽穗。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纹枯病发病部位出现菌核,菌核颜色较暗,易脱落。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菌核在种植土壤、秸秆和杂草的病害部位越冬,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春季栽培时,大多数成功越冬的菌核会漂浮在水面上,然后附着在水稻植株上。当自然环境温度适宜时,菌核会不断萌发,形成菌丝体,侵染水稻,引起水稻病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可导致水稻纹枯病的流行性暴发。水稻种植后,病害发生早、多、重,是水稻区普遍存在的现象。

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措施

5.1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品种

水稻种植主要取决于水稻品种的选择,因为好的品种可以阻断病原菌,降低发病几率。通过实际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籼稻糯保护层较厚,硅化物较多,实际抗病性较好,其次是粳稻,糯稻实际抗病性最差。在相同种植环境下,早熟品种抗病性较低,晚熟品种抗病性较好。

5.2及时清除病源

水稻插秧前,应及时清除稻田水面漂浮菌核,减少细菌来源。实际操作是:抬高水位(3.3-6.6cm)耙田,使菌核浮于水面,待一段时间后,使浮于水面的枯枝、杂草、菌核等波渣随风飘至下风田角和田边,然后通过细沙网等相关工具及时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枯枝、杂草、菌核取出,再进行焚烧,从而有效控制菌源数量,有效控制疾病的早发。

5.3水肥管理措施

稻田施肥原则是以基肥为主,根据水稻生长规律和实际情况及时追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应根据土地肥力进行补充。其原理是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追肥应在返青后7-10天,即田间移栽后进行。适宜施肥量为施肥量的20%左右。

5.4采取其他合理的培育和管理措施

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充足的基础苗是实现水稻抗病、高产、优质的重要配套技术,也是综合防治纹枯病的有效措施。

同时,种植者应施用足够的基肥,合理追肥,增加磷钾肥,不可部分施用氮肥,这样既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又能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5.5化学控制措施

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病情发展相对缓慢,后期病情发展较快。为了控制这种疾病,必须及时控制它。在分蘖期,当病害丛生率达到5%~10%时,即可开始防治。孕穗期和抽穗期大胎儿发育迅速。要加强防控,控制疾病发展。可采用常规药物喷洒农药,如井冈霉素粉、苯并噻唑乳油、唑唑唑悬浮剂等。每种农药必须连续使用2次,喷药7d左右后再使用1次,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喷施时应多加水,以便向植株中下部喷洒足够的水分,提高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病引起的,发病时传播迅速。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危害整个水田。因此,种植者在播种时一定要引起播种。以上是我国南方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可供借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水稻纹枯病怎么防治,病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353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