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小麦倒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2  浏览次数:81046
内容摘要:种植小麦的农民都知道,小麦经常发生倒伏,这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有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农民到田里去把倒伏的小麦弄直。那么小麦倒伏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预防?小麦倒伏的原因小麦倒伏包括茎倒伏和根倒伏。

种植小麦的农民都知道,小麦经常发生倒伏,这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有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农民到田里去把倒伏的小麦弄直。那么小麦倒伏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预防?

小麦倒伏的原因

小麦倒伏包括茎倒伏和根倒伏。其中,茎秆倒伏的主要原因是播种密度过大,水肥过多,造成小麦幼苗生长旺盛,茎秆薄弱,主茎韧性差,支撑力不足。根系倒伏主要是由于小麦根系发育不良和根浅造成的。

1、播种过多。过多播种会导致冠层,不仅通风透光性差,而且营养不良,导致茎壁变薄,缺乏弹性,秸秆支撑力下降,倒伏。

2、施肥不合理。“重氮、轻磷、少钾”施肥问题也很普遍,早春追氮过多容易造成大小分蘖同时生长,植株薄而软,茎撑不足。

3、管理和保护不合理。无效分蘖过多,主次分蘖不清,小麦幼苗基部节间过长,通风透光差,冠层严重,易发生倒伏。

4、雨后有风。在小麦灌浆期,如果浇水后有大雨和大风,小麦就会“顶重”,雨水和大风会增加小麦穗重,由于难以承受小麦穗重,茎秆就会倒伏。

防止小麦倒伏的措施

1、合理整地播种

(1) 选择抗倒伏、抗病、耐肥的高产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抗倒伏性。

(2) 犁耕时,耕层深度不应小于25cm。特别是对于秸秆还田的土地,应进行深耕播种,促进小麦根系早期频繁发育,种植更深入更稳定。

(3) 为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土壤水分较好的麦田应适当放宽小麦种植行距。麦田行距一般控制在23~25cm。

2、科学浇灌施肥

(1) 合理浇水。对于冬小麦,要及时浇灌冻水、节水和灌浆用水,但要注意浇水条件。并非所有麦田都需要“三水”灌溉。如果小麦生长后期需要浇水,应遵循“雨前不浇水,雨后停止浇水”的原则。

(2) 科学施肥。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对春后生长倒伏趋势较强的麦田,应严格控制追氮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每亩可施用3-5公斤氯化钾。拔节孕穗期根据苗情每亩施用4~5kg尿素,增加穗粒数。

3、合理的现场管理

(1) 它被多次压制。对于人口多、生长旺盛的麦田,小麦拔节前和拔节后均能控制旺盛生长,促进根系生长。一般需要进行2-3次,每5天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地面潮湿,早晨多云等情况不宜压制。

(2) 适时锄地。小麦返青期,宜在表层土壤解冻2厘米时锄地,使土壤固化,保持水分和热量,减少养分流失,控制繁荣,转强。

(3) 适当深耕。对于人口过多的麦田,小麦拔节前后深耕8cm,可抑制小分蘖生长,加速主茎和大分蘖发育,促进小麦幼苗健康生长。

(4) 化学控制。化学防治也能防止小麦倒伏。农民可在小麦生长初期每亩喷200mg/kg多效唑溶液30kg,拔节前7天内每亩喷35mg/kg烯效唑溶液50kg。

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

1、如果倒伏发生在籽粒灌浆之前,它可以自动恢复直立生长。但在灌浆后期,只有穗和穗下茎才能恢复直立生长。此时,农民每亩可喷施50-60公斤16%的植物灰浸膏,促进小麦生长和籽粒灌浆,减少倒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如果小麦倒伏是强风暴雨造成的,晴天后可用竹竿轻轻摇动茎叶,使水分落在叶子上,以减轻植株的压力,促进其迅速“上升”。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竹竿直接吊麦,因为竹竿还会干扰小麦的倒转方向,影响其恢复生长。如果小麦倒伏是由纹枯病引起的,应及时治疗。

以上是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当小麦倒伏时,一定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补救,以免因小麦倒伏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小麦种植者有所帮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小麦倒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200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