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番茄夏季栽培技术,番茄怎么种植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6  浏览次数:8361
内容摘要:番茄是一种嗜热蔬菜。番茄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白天和16℃左右在晚上。除发芽、出苗、苗期缓慢外,还需高温高湿,其他时期不需高湿。种子处理将种子用温水浸泡,即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然后取出种子,放入

番茄是一种嗜热蔬菜。番茄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白天和16℃左右在晚上。除发芽、出苗、苗期缓慢外,还需高温高湿,其他时期不需高湿。

种子处理

将种子用温水浸泡,即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然后取出种子,放入冰箱℃ 热水,保持水温均匀15分钟,然后继续浸泡种子3-4小时。温水浸种时,一般是一份种子,两份水;应连续快速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防止烫伤种子。第三,要不断加热水,保持水温在50℃℃. 可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等病害。

发芽播种

根据播种季节、气候条件、栽培方法、育苗设施等因素,确定了适宜的播种期。比如春季露地栽培,北京一般在2月中旬到3月初播种。

加速发芽时,通常未经处理的种子需要用温水浸泡6-8小时,使种子充分膨胀,然后放置在25-28℃下℃ 2-3天。用药剂浸泡的种子,用水冲洗后可直接发芽。在发芽过程中,必须提供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因此,应经常检查和翻松种子,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以更新空气和保持湿度。最好用培养箱发芽。种子发芽后,播种后发芽迅速、整齐,有利于培育壮苗。

播种方法。通常有广播、演习和需求。播种后应立即覆盖土壤,并用筛过的细土覆盖土壤。覆土厚度约0.8-1.0cm,厚度应一致。播种后,每平方米苗床可将8g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细土混合均匀地撒在床面上,防止苗木枯死的发生。冬春季节,苗床应覆盖塑料薄膜。夏秋两季苗床表面应覆盖遮阳网或稻草,当有70%的苗床表层土壤可用时,应将覆盖物移去。

苗木管理

一般来说,苗床温度高,保温条件好,种子先促进,播种后2-3天即可出苗。苗床管理从播种到出苗,是指两个子叶从播种到充分发育的时期。必须将床温控制在25-28℃白天和15-18℃在晚上。苗木在冷床或温床上育苗时,应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床温,并用覆盖物保持较高的床温。一般来说,在出现之前,薄膜没有被移除,窗户也被打开了。如因覆土过薄而出现顶壳现象,应立即重新覆土。

生长期管理

要抓好生育期管理,包括种植除草、蓄水保墒、架架绑藤、修剪枝条、清除老叶、通风透光、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加强温度管理。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和晚疫病;主要害虫为棉铃虫和蚜虫。番茄病害可防难治,应以预防为主。

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种子消毒、留茬、防治蚜虫、早播等。温度管理是在白天增加温室内的通风量,使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5℃左右。温度保持在10℃ 和13℃?之间在晚上。放空气开始时,排气口应由小到大,由小到大,下午气温下降后逐渐减少或关闭排气口。注意肥水管理。一般来说,番茄在夏、秋、雨季不需要浇水,但应在2-3穗果实成熟时适当浇水。根据番茄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追施追肥,促进果实发育,保护花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施用豆饼、棉籽饼等饼肥。

水果采摘

番茄成熟有四个阶段:绿熟、变色、成熟和成熟。可在绿色成熟期收获。它可以在变色期采摘(1/3的水果变红)。当超过1/3的水果变红时,应采摘。水果采摘时要小心,采摘时最好不要取果蒂,以免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相互刺伤。初霜前,如果仍有青果不能成熟,应在收获后在温室内贮藏,待果实成熟后再上市,这样既延长了供应期,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后熟期不宜用激素刺激果实着色。水果经挑选后包装出售。其优点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水果质量,而且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番茄夏季栽培技术,番茄怎么种植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137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