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小麦灌浆期管理技巧,小麦怎么施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2  浏览次数:8299
内容摘要:5月份以来,各地小麦几乎全部进入灌浆期,这是决定小麦千粒重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今年小麦产量。因此,必须做好灌浆期管理,确保小麦稳产高产。结果表明,施氮肥效果好于浇水根据土壤含水量,及时灌注灌浆水。小麦

5月份以来,各地小麦几乎全部进入灌浆期,这是决定小麦千粒重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今年小麦产量。因此,必须做好灌浆期管理,确保小麦稳产高产。

结果表明,施氮肥效果好于浇水

根据土壤含水量,及时灌注灌浆水。小麦花期后10~15天,追施氮肥,配合浇水,每亩施尿素3~5公斤。7天后,可以再做一次顶级敷料。在此期间,补施氮肥可防止小麦灌浆期早衰,提高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期,增加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

同时,补施氮肥可以增强小麦对不利气候的抵抗力。浇水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风雨前不要浇水,以免倒伏。

叶面喷施肥料,增加粒重,防止干热风

小麦生育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追肥能延长小麦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止病害和倒伏,减少干热风的危害。为加快灌浆速度,每亩可采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每7天复喷一次,可抗干热风,提高粒重,优化品质,籽粒饱满,黄化好,产量高。

除草

对麦田中有节节麦、燕麦、禾本科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的麦田,应结合其他农业活动及时清除,并在结实前将其带出田间清除。

小麦倒伏的修复

小麦灌浆期前的倒伏,由于头部较轻,一般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在籽粒灌浆后期,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只有穗部和穗下的茎部才能抬头,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意义重大。如果因风雨摔倒,可在雨后用竹竿轻轻抖落落落在茎叶上的雨滴,以减轻压力,帮助它们抬起头来。但是,你不能搅动和扰乱方向,或用你的手支持小麦或捆绑处理。喷洒磷酸二氢钾,每亩150-200克,促进生长和籽粒灌浆。

适时收获

糯期小麦收获品质好,产量高。大面积采摘以蜡熟早中期为宜,小面积采摘以蜡熟后期为宜。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安排收割顺序,尽快开始收割。

病虫害防治

在灌浆前期,灌浆初期温度和湿度升高。这是一个病虫害高发期。根据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应用该药进行防治。通过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的合理搭配,达到防治病虫害和防止早衰的目的。喷雾要均匀,特别是中、下叶,需要时用。

(1) 白粉病和锈病的防治

灌浆期温度较高,病害最为活跃,尤其是白粉病和锈病。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

感染白粉病的小麦不能再进行光合作用。常用药物有三唑酮、烯唑醇、咪氯丁腈、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等;严重的,每7-10天喷一次。

小麦锈病,又称“黄疸”。小麦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发生在叶鞘、茎和穗上,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在发病初期,使用了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和杀菌剂。

(2) 小麦蚜虫的防治

麦蚜怕高温。在小麦灌浆期,由于气温较高,它们会爬到穗部躲避强光。在这期间,它们会吸收大量麦汁,导致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一般情况下,收率可降低20-30%,严重时可降低50%左右。在有条件的地区,应提倡释放蚜虫黄蜂和瓢虫进行生物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早晚必须在土壤墒情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喷洒,液体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灼伤叶片,降低产量;小麦收获前20天不得施用叶面肥和农药,确保小麦产品不受污染。选用的杀菌剂有:46%氟嗪啶虫脒WG、6%强力霉素啶虫脒SC、20%吡虫啉啶虫脒SC、75%吡虫啉啶虫脒乙酯WG等。

总之,小麦从灌浆期到成熟期是保护根系、保护叶片、防止早衰、增加粒重、防治旱涝、风灾、病虫害、倒伏等自然灾害的关键时期,所以不要让这些问题影响收成。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小麦灌浆期管理技巧,小麦怎么施肥”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127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