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盐碱地水稻的高效种植技术,怎么选择种植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9  浏览次数:8411
内容摘要:盐碱地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分,通常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如果你想在盐碱地种植水稻,你必须做以下几点。耐盐品种的筛选盐碱地栽培品种必须满足耐盐、耐碱性强、抗病性好的要求,其中穗粳1号、松粳1号、藤西138号

盐碱地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分,通常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如果你想在盐碱地种植水稻,你必须做以下几点。

耐盐品种的筛选

盐碱地栽培品种必须满足耐盐、耐碱性强、抗病性好的要求,其中穗粳1号、松粳1号、藤西138号、东农415号、合江22号、汉九号、冀粳63号均具有白根多、根量大、分蘖多、生长旺盛的特点,抗逆性强,产量高。因此,它们是耐盐性的首选。

准备

在育秧之前,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雨天的准备。

(1) 准备有机肥料。要准备足够的腐熟有机肥,正常情况下,如果按规格每个温室是60米× 需要4米、3-4立方米腐熟的农家肥。

(2) 配制工业浓硫酸。由于盐碱地盐分较强,为降低床层盐分,采用工业浓硫酸调酸,需求量一般为每公顷水田50kg。

水稻育苗

(1) 苗圃区的选择

盐碱地育苗场的选择也是盐碱地育苗增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容忽视。不同地区对苗圃用地的要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地调整措施。例如:在北方地区,苗床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棚间应挖30-50厘米的排水沟,床面应高出地面10-20厘米;然而,西部地区则不同。由于西部地区沙尘暴较多,一般采用地下垫层(地下10厘米),有利于保温保湿。但无论选择哪个地区作为苗圃地,都应施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基本肥力,中和土壤pH值,降低pH值。

(2) 选择中性或淡盐碱性*作为床*

在选择了品种和苗圃后,需要仔细挑选的项目之一就是选择苗床。选择床位时,应尽量选择中性或淡盐水。同时,应在床上施用一些肥料,以提高床的肥力,降低盐分。

(3) 通风、炼苗

为了促进水稻秧苗的健康生长,必须进行适当的通风、温度和水分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水稻秧苗的健康生长,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插秧

盐碱地具有解冻晚、移栽期短、回浆时间长的特点。种植水稻时,农民必须掌握温度,不能太早或太迟。在确定温度后,他们应该集中精力移栽。一般来说,当一天的平均气温稳定在31摄氏度时℃, 最佳移栽时间为5月5日至30日。

移栽时,要根据当地生产条件确定移栽密度。如施肥水平低的地区,移栽密度相对较小,一般为26.4cm× 10厘米;相反,在施肥水平较高的地区,移栽密度较高,一般为30cm×10cm。

稻田管理

(1) 完善的排灌系统

水稻是一种需求量大的作物。在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水量也不同。因此,对于水稻的需水量,应采取“多排水、少补偿”的原则进行排灌。比如,在水稻插秧至成熟期,水田不应被切断,更不应再晒。此时,需水量大。这就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排水系统,既能充分满足浸田和洗碱的需要,又能实现自由排灌,为水稻高产提供必要的条件。

(2) 放水浸田降盐

所谓开发盐碱地种植水稻,就是为了降低土壤盐分,保证水稻的自然生长。其中之一就是放水浸泡田地。放水浸泡田地需要很长时间,一般3-4天。因为土壤盐分在水中的溶解有一个时间过程,时间越长,溶解的盐分越多。

(3) 适当施肥

盐碱地水稻施肥应遵循增施有机肥、适当控制化肥用量、深施、少施、多施的原则。这是因为盐碱土盐分过重,化肥用量不宜过多,盐碱土氮素挥发损失大于中性土。相对而言,深施肥效果好于浅施肥,施肥应分次进行。

提高土壤肥力

水稻收获后,还要进行稻田保墒,实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这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且能提高土壤肥力,使低产田转为高产田。

以上是盐碱地水稻高效栽培技术。我国盐碱地面积辽阔,其中约有2-3亿亩有改造成农田的潜力。如果能够开发利用,将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盐碱地水稻的高效种植技术,怎么选择种植品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09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