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盐碱地怎么种梨,高效种植技术总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4  浏览次数:8886
内容摘要:我们都知道,生长在盐碱地的水果比普通水果甜。然而,由于盐碱地盐分含量高,果树种植难以生存。那么如何应对盐碱地的梨树种植呢?我们来看看小编盐碱梨高效栽培技术。挖种植穴行距为3.5-4.5m,这取决于将来树的高度

我们都知道,生长在盐碱地的水果比普通水果甜。然而,由于盐碱地盐分含量高,果树种植难以生存。那么如何应对盐碱地的梨树种植呢?我们来看看小编盐碱梨高效栽培技术。

挖种植穴

行距为3.5-4.5m,这取决于将来树的高度。原则上,行距应大于树高。沟宽约1米,深约25厘米,是种植后给树托盘浇水的渠道。这项工作可以单独用拖拉机犁地来完成。株距2.5-3.5m。种植洞是在沟里挖的,洞是80厘米见方的。砂土或粘性土或有粘结层的土的尺寸可大一些,100cm见方。挖洞时注意将表土与生土分开。

控制苗木运输

选择高100~130cm的1年生苗木。苗木基部80cm范围内的芽或枯萎或发芽,不利于定茎和后期管理。梨苗根颈直径宜为0.8-1.2cm,且无病虫害痕迹。无论运输距离多远或多近,根系的主要一侧应保持在20厘米以上。吊运后,无论运输距离多远或近,根部都要用泥条保护,根部要蘸上厚厚的泥浆。如果在泥浆中加入生根粉,效果会更好。如果在春季种植梨树,可以在早春进行挖秧,这样就省去了埋土防寒和春季挖秧的工作。但挖苗时间应为发芽前一周。如果在出苗时或出苗后采摘过晚,苗木中的养分损失和根系损伤过重,将大大延长当年春季梨苗的慢苗期,严重影响播种当年的苗木生长。在运输过程中,苗木的根部应保持湿润,树皮应防止损坏。

穴内施肥要适量

穴施有机肥以玉米秸秆碎和醋糟或酒糟发酵为基料,1:1混合,适量人粪肥或畜禽粪肥,鸡粪可少施。拌好后,每孔撒3-5大锹,一锹粪,一锹土。不得一次一块堆放,以免烧焦根部。把粪肥倒满,翻过来使它均匀。以玉米秸秆、醋糟或酒糟为基肥是盐碱地梨栽培的关键技术。因为玉米秸秆能促进盐分淋溶,抑制盐分回流,加速脱盐。同时,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和酒糟、醋糟中的醋酸可以与土壤中的碱离子中和,降低碱度,而秸秆、酒糟、醋糟中的其他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科学种苗

种植时间可从秋季落叶到土壤冻结,也可在春季进行。首先,在放基肥的洞里,用准备好的表土做一个小土堆。注意一定是成熟土。不要让根系直接附着在肥料上。把梨苗的根系铺在小土堆上。然后填表土,边填边踩。如果表层土不够,可以从其他地面开挖。需要注意的是,接穗与砧木的接触面不宜太深,否则会严重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如果是高砧木苗,种植深度比原地面位置略深2-3cm。灌满土壤后,用脚踩在上面,防止梨苗浇水后倒伏。梨苗栽植完成后,应设置水道。

栽植后精心管理

种植后,我们要及时浇水。第一杯水必须彻底浇水。一周内及时整理好托盘和苗木。如果树板缺土,就加土;如果苗子不对,就把它弄直。如果入冬前播种时间离冰冻期还早,此时应浇第二次水。冻结前,应埋土以防受冻。苗木根部应做一个10-15cm高的土枕,使树干弯曲时弯曲,防止树干折断。埋置土壤的厚度应为15-20cm。注意土壤不要太湿,树干也不要用泥土掩埋,否则枝桠和花蕾容易闷热,以免梨苗“黑病”而死亡。

春季管理不放松

出土时间应为萌芽前一周至萌芽早期。春天种的树出土后要及时浇水。树托盘应满土,一周内扶正苗木,最长不得超过10天。二是水处理后要及时进行松土和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前要对树板进行锄插,以保证地膜覆盖后地膜下有一定的气隙。每个植株的长度为100-120厘米,中间有一个大手指的洞。将梨苗从顶部覆盖到根部,然后用土封住根部,周围也用土封住。固定茎的高度取决于管理方式和密度,一般在70厘米到80厘米之间。切边留满芽,高出1厘米处切。切口应用蜡或塑料薄膜保护。不定茎的管理方式是将枝条从70cm弯成水平。树枝通过塑料条扣盖与地面固定。完成上述工作后,就要与杀菌剂进行斗争。可喷涂800~1000倍多菌灵乳状液,喷涂应达到湿润状态。关键部位是在分界面以上50cm处,防止梨苗发生“黑病”。金龟子发芽后,应防止其危害。辛硫磷缓释剂可喷800-1000次。

以上是盐碱地梨高效栽培技术的详细说明。如果掌握和实践上述种植技术,将利用大面积的盐碱地,梨树也可以增产,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盐碱地怎么种梨,高效种植技术总结”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010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