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40余吨变质冷冻鸡肉流向市场!变质鸡肉具体怎么判断?煮熟能吃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次数:81335
内容摘要:鸡肉是生产生活中必备的食材之一,而且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多以冰冻的鸡肉为主。但近日,一则“40余吨变质冷冻鸡肉流向市场”依法关注,那具体是怎么回事?变质鸡肉具体怎么判断?煮熟能吃吗?下面就由的小编为你解答

鸡肉是生产生活中必备的食材之一,而且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多以冰冻的鸡肉为主。但近日,一则“40余吨变质冷冻鸡肉流向市场”依法关注,那具体是怎么回事?变质鸡肉具体怎么判断?煮熟能吃吗?下面就由的小编为你解答一二吧!

40余吨变质冷冻鸡肉流向市场

一、40余吨变质冷冻鸡肉流向市场是怎么回事?

1.事因

在明知冷冻鸡肉发霉变质的情况下,仍违法将40余吨冷冻鸡肉销售到山东潍坊、聊城、菏泽等地,并向下游市场流通,给消费者生命健康权益带来较大安全隐患,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日前,经山东省冠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严某、许某、王某、杨某4人均被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并在新闻媒体向公众赔礼道歉。

2.经过

从河南滑县的杨某那里进了20多吨冻鸡肉,本来想用来做烧鸡,但化开后才发现,这批冻鸡肉已经发霉变质,根本没法用。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展开调查,并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该批冷冻鸡肉进行检验。检验报告显示,该批冷冻鸡肉外观泛黄且有异味,色泽、气味、状态、挥发性盐基氮不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检验结论均为“不合格”。鉴于该案涉案金额较大,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冠县公安局于2020年11月19日立案侦查。

3.结果

冠县公安局于2021年1月22日,将王某、杨某移送该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并在一个月后对严某、许某移送审查起诉。为了提升办案质效,冠县检察院决定对严某、许某销售伪劣产品案和王某、杨某销售伪劣产品案并案处理,并成立联合办案组。日前,冠县法院经开庭审理,依法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判决,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判处杨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8万元;判处严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7万元;判处许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7万元;并判令4人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随后,严某、许某、王某、杨某4人在正义网刊登致歉信。

二、变质鸡肉怎么判断?

1.看鸡肉颜色

平时可以通过鸡肉的颜色来判断它是不是发生了变质,新鲜的鸡肉是肉粉色,变质的鸡肉则会出慢慢发灰,如果鸡肉的颜色看起来发暗,那就是它快要变质的闪奏,这时应该尽快把它烹调以后食用,等鸡肉的灰色多过粉色时,鸡肉就已经完全变质不能再吃了。

2.闻鸡肉味道

通过味道也能判断鸡肉是不是发生了变质,变质的鸡肉有一种很刺鼻的气味,人们说那是酸臭味,如果闻到这种味道就要把鸡肉马上扔掉,正常的没有变质的鸡肉应该有一种肉腥味,是可以接受的。

3.摸鸡肉的手感

通过鸡肉的手感也判断鸡肉是不是发生了变质,没有变质的鸡肉表面比较干,不会有粘液出现,如果用手摸鸡肉时有种黏滑的感觉,用清水洗也洗不掉,那么就说明鸡肉已经发生了变质,是不能再继续食用的。?

三、变质鸡肉煮熟能吃吗?

不能吃。如果鸡肉变质,那么肉可能就遭到了细菌的侵害,里面就有细菌的繁殖,这个时候就算经过了高温的消毒,可能也不能杀死其中的细菌。例如,常见的冷却肉中的致病菌肉毒杆菌,用一般的高温消毒方式虽然可以消灭其细菌,但是不能消灭芽孢,还是有风险的存在。 所以,一旦发现肉变质了,就不要再吃了。

综上来看,40余吨变质冷冻鸡肉流向市场是不良商家所为,而且变质的鸡肉是不能重叠,大家注意辨别。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40余吨变质冷冻鸡肉流向市场!变质鸡肉具体怎么判断?煮熟能吃吗?”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904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