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高产龙眼需要掌握的栽培技术有哪些,龙眼应该好养吗,怎么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2  浏览次数:8419
内容摘要:龙眼是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磷,对脾脏和大脑有益,故也可入药;种子中含有淀粉,经适当处理后即可酿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龙眼高产应掌握哪些栽培技术?接下来,我们去看看!园林选择龙

龙眼是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磷,对脾脏和大脑有益,故也可入药;种子中含有淀粉,经适当处理后即可酿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龙眼高产应掌握哪些栽培技术?接下来,我们去看看!

高产龙眼需要掌握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龙眼应该怎么养殖

园林选择

龙眼虽有一定的抗旱性,但应就近种植。最好的土壤是红壤、砂土和黄土。龙眼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有利于龙眼的健康生长发育。如果是丘陵地区,最好按等高线建水平梯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土保持能力。

苗木种植

春夏3月至5月或秋季8月至9月,筛选出“三证”、泥团完整的优良品种一级苗。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形,行距为5-6m× 对于土壤肥力好、地势平坦的园林,应减少行距。对于种植密度大的园林,后期应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疏伐。

种植前,施用足够的基肥,切掉受伤的大根和未成熟的枝条,留一把短剪刀留作剩余的叶子;无枝苗剪60厘米,有枝主枝剪50厘米。

栽植时,要确保栽植正确、平直,深度适当(覆土至不露根系),然后在栽植墩上建一个外高(高出地面30cm)、内高,直径大于80cm的栽植墩,最后浇灌足量的生根水或稀水elf生物促根剂,并用稻草、杂草等覆盖。

苗木管理

修剪:无枝苗剪短60厘米,在40-60厘米范围内选择分布均匀、生长旺盛、方向错开的3个枝条为主枝,主枝长50厘米时进行掐剪;每一主枝距分枝点30cm,留有2-3条次主枝,次主枝长40cm时夹持;每个主枝距枝点20cm,留有2-3个三级枝等,最终形成矮小紧凑、组织整齐、结构合理的高产树冠。

肥水管理:幼树应施肥一枝两肥,即在新梢出芽前和嫩叶变绿时施肥一次。肥料以氮肥为主,配以磷钾肥,芽前施用海神生物激发剂,促进叶片有序出芽、健康生长和适时返青。在含水量方面,长期干旱无雨时要及时灌溉,雨季要排涝,防止积水。

结果树管理

修剪:龙眼修剪一般在春季出苗前进行,主要是疏弱枝、丛生枝、短枝修剪病虫害枝、下垂枝、除霉桩;在不影响树木通风透光的前提下,尽量在内室保留一定数量健壮的骑马枝和正常生长的枝条,形成立体果冠;对树冠短、易操作的幼树,夏季应修剪,对落花落果的枝条应剪短,以促进夏梢及时发芽;在秋季降水充足、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建议在10月上旬进行两次秋梢放流,以保证结果枝数,减少冬梢。

施肥:当穗的次生枝梗在开花前出现时,花前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辅以少量磷钾肥,如尿素+氯化钾,配合施用海神生物激发剂或脱胶有机液体肥料,如花生糠;从5月的最后十天到六月中旬的十天,应采用强果肥、有机无机肥配合,以提高本年度的产量,为下一年的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两次果穗施肥的条件下,在果穗采摘前10d,施用速效氮肥,同时施用海神,恢复根系生长,促进地上部发芽。复合肥、有机肥和速效氮的配合施用,既能促进新梢的萌发,又能防止新梢的过快生长。

花果管理: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喷乙烯利一次,12月中下旬喷乙烯利、多效唑一次,控制冬梢、促花,注意补充锌、硼等元素;在花期和穗发芽期,形成抗冲刷芽;当3/4的花枯萎时,喷施海神叶面肥保护果实;第一次疏花在开花前一周进行,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

病虫害防治

龙眼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霜霉病、叶枯病、炭疽病、蛀干害虫、臭虫、蚤、瘿螨、金龟子、卷叶螟、尺蠖。要及时做好防控工作,注意配合农事。

综上所述,农民要想种植高产龙眼,就要掌握正确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高产龙眼需要掌握的栽培技术有哪些,龙眼应该好养吗,怎么养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675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