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冬季大棚适合种什么蔬菜?管理技巧有哪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505
内容摘要: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不少的种植户也开始搞大棚种植创收了,那在冬季大棚适合种什么蔬菜呢?另外大棚管理中总容易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提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应对。那管理技巧有哪些呢?冬季大棚适合种什么蔬菜?一般冬季大棚蔬菜主要包括叶菜类较好,既抗寒,价格也好。如菠菜、油菜、茼蒿、鸡毛菜、香菜、小白菜等。还有种植一些西红柿、茄子、豆角、西葫芦、青椒等反季节、易储藏的菜品。大棚蔬菜种植一般需要考虑三个因素:1、大棚本身特性,大棚内的环境特点;2、蔬菜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条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3、市场行情。一般选

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不少的种植户也开始搞大棚种植创收了,那在冬季大棚适合种什么蔬菜呢?另外大棚管理中总容易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提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应对。那管理技巧有哪些呢?

蔬菜-摄图网

冬季大棚适合种什么蔬菜?

一般冬季大棚蔬菜主要包括叶菜类较好,既抗寒,价格也好。如菠菜、油菜、茼蒿、鸡毛菜、香菜、小白菜等。还有种植一些西红柿、茄子、豆角、西葫芦、青椒等反季节、易储藏的菜品。

大棚蔬菜种植一般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1、大棚本身特性,大棚内的环境特点;

2、蔬菜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条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市场行情。一般选择好市场、好品种、好技术这样才能种出赚钱的好蔬菜。

冬季蔬菜大棚管理技巧有哪些?

1、尽量延长光照时间

理论上,光照时间越长,光合作用效率越高,作物生产出的有机物就越多,产量和品质也就越高。

在我国北方,进入冬季,光照时间短,所以要尽量延长大棚内光照时间。

太阳一出来就赶紧揭开棉被或草苫,太阳落山后再盖上。当然,考虑到温度的问题,可以在时间上灵活掌控。

2、阴雪天气要揭开棉被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照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则无论有没有光照都可以进行。也就是说,白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实际上呼吸作用也在进行。

遇到阴天或降雪不大的天气,白天虽然没有直射阳光,但仍然有散射光,植物利用这些看似不强的光照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生长。

如果不揭开棉被或草苫,棚室内就没有光照,作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只有呼吸作用。

一方面,植物体内储存的营养就会随着呼吸作用而不断消耗减少,时间一长,植物的生长量和抗逆性大大下降,抵御病菌侵染的能力降低,更容易感染病害;

另一方面植物自身有向光生长的习性,在没有光或光线很弱的时候就会向上生长,导致纤细徒长,不但容易倒伏也容易发生病害。

因此,在阴天或降雪不大的天气,白天要尽可能的揭开棉被,并注意清理棚膜上覆盖的积雪。

3、要进行变温管理

变温管理,可以有目的地调节蔬菜的生长,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生产目的。上午,揭开棉被以后,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和效率也逐渐提高,到中午13:00左右达到高峰,下午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和温度又逐渐下降。

傍晚,茎叶在白天生产的光合作用产物,向根和果实等其它部位转送的速度达到高峰,晚上这种物质转移逐渐放缓,到太阳出来之前,棚室内的温度降到最低,植物的生理代谢也降到最低。

这就是植物自身的生理活动规律,我们在生产管理中应该更好的利用这些规律,通过覆盖棚膜、揭盖棉被和放风等,控制好不同时段的温度变化,以最大化实现我们的生产目的。

比如结瓜期的黄瓜,早晨揭开棉被以后,棚内温度在15-18℃,逐渐回升到30℃,通过放风口的控制,黄瓜植株上方悬挂的温度计读数在33℃即可,这样一直维持到中午13:00左右。

如果上午温度回升慢且低,既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棚内湿气也难以蒸发散失,导致湿度偏高,就容易发生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等病害;如果温度回升过快且高,则容易造成日烧症状。

下午,温度逐渐降到28℃、25℃、23℃,光合作用效率逐渐降低,茎叶内合成的光合作用产物开始向果实和根系等部位转送,到太阳落山后盖上棉被,棚内温度温度维持在18-20℃,此时,叶片内光合产物的转化与输送达到高峰。

如果此时温度偏低,叶片内的光合产物难以转移出去,就会出现泡泡叶症状;如果温度偏高,叶片内的光合产物就会就地转化造成叶片加速生长,形成徒长。

晚上,棚温继续降低,到日出之前,棚温要维持在10℃以上,15℃最适宜。夜温偏高,呼吸作用加强,植株内营养消耗过大,苗子就羸弱;夜温长期偏低,则容易出现花打顶现象,也利于病菌的侵袭。

蔬菜-摄图网

4、提倡滴灌或膜下浇水

浇水是蔬菜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但是,什么时间浇水、浇大水还是小水、白天浇还是晚上浇等具体细节是有说法的。

晴暖的白天上午浇水,浇水结束以后,密闭风口,提高棚温,就会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再开启放风口,把棚室空气中的水分散失到棚外,晚上的空气湿度不会太大。

遇到阴天,如果下午浇水,棚室内的温度较低,土壤水分的蒸发慢,也不能放风排湿,导致空气湿度偏高,晚上凝聚到蔬菜叶片、茎秆或果实表面上的水滴就多。早晨揭开棉被以后当看到叶片上或果实上晶莹剔透的水珠,会感觉到很美,但这种美会给蔬菜带来麻烦。

很多栖息在土壤中或空气中的病原菌,更喜欢水,水是这些病菌最喜欢的生存环境,让病菌滋生更快,更容易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到植物器官中,导致病害的发生。

比如黄瓜霜霉病、角斑病、灰霉病,番茄叶霉病、溃疡病、髓部坏死等病害的发生,都是在低温阴天,棚室内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严重发生。

这就需要在浇水的时候尽量避免水分的蒸发。

具体措施有两个:

第一个是看天浇水,且不要在下午浇水。晴天的上午浇水,棚室内较高的气温会使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更快,再借助放风管理,可以及时把水分排出棚外,晚上的空气湿度也就不会很高。

然而这又和当时浇的水量大小和温度水平有关,需要在这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把控。

第二项是浇小水并膜下浇水或滴灌。一次性浇大水,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就更多,尤其在棚室内气温不高的情况下,水分蒸腾慢需要的时间长,就难免导致晚上有较多的水滴凝聚在蔬菜器官上。

因此,冬季生产中要给大棚蔬菜浇水时,第一要浇小水或滴灌,第二膜下浇水。这样操作不但限制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的比例,浇到薄膜下的水,也难以蒸发到空气中,也就可以更好地控制棚室空气的湿度,病害的发生几率会大大降低。

5、看苗浇水

植物虽然离不开水,但是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有时多有时少,有一定规律性。在蔬菜管理过程中,应该围绕植物的这个规律采取措施,而不宜仅凭主观意愿随意浇水。

一般情况下,在有足够底墒的基础上,蔬菜的苗期和生长后期需水量少,在结果期需水量大。

先说看苗。这里所说的苗,是指蔬菜的植株,不是指某个特定的生育期。不论是黄瓜,还是番茄甚或是辣椒等蔬菜,水分供应偏多的时候,其生长速度就快,叶片、茎秆的色泽偏淡甚至偏黄,节间长且细,叶片大而薄,茎尖高于下面嫩叶。

反之,缺水的时候,叶片浓绿但暗淡,茎节短且粗,茎尖低于嫩叶的高度,植株矮小。当然,具体表现还和水分供应水平、温度和营养等条件有关。

比如,高温时缺水,黄瓜的叶片有焦边表现,即叶片边缘干枯。进一步发展,中午的时候叶片萎蔫;氮素供应多的时候,多浇水,植株会有枝繁叶茂的外观,茎节粗长,开花少或落花重。

土壤中水分长期过多且温度偏低的时候,轻则根系发红或偏褐,重则无根或腐烂。如果土壤长期处于干旱状态,根系发育会从多根逐渐转向少根、无根。

因此,判断是否需要给蔬菜浇水的时候,一要看蔬菜的生长时期,苗期尽量少浇或不浇,但对于温室栽培的蔬菜,一般是大苗定植,定植以后很快就进入开花期,在水分管理上不宜强求控水蹲苗,应该灵活控制。大多数蔬菜在开花前对水分开始敏感,此时要格外注意,结果盛期需水量最大,到结果后期和果实转色的时候则需要控水;二要看蔬菜植株的具体表现,通过植株长势、叶色、茎节长短以及根系等评判。而这些判断也要和蔬菜种类及品种自身特点、营养供应水平、温度变化等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

6、看地浇水

在现有的栽培模式下,作物都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土壤,实际上是作物生长的水库。

所以,在判断是否给植物浇水的时候,必须要看看土壤的水分状况。挖一块土壤仔细检查,你会发现,土壤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大小不一的孔隙,在这些孔隙中有土壤水溶液和土壤空气。

水分在土壤中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水多水少直接影响着蔬菜的生长状态。

生产中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指标来衡量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即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

在给土壤浇灌水的时候,土壤中的水分逐渐增加,当所有土壤孔隙中充满了水的时候,继续灌水,多余的水一部分会随着地球的吸引力向下沉降到地下水,或蓄积到深层,或流失到河流湖泊等水源;聚集在地表的水(大丰收蔬菜植保),则陆续蒸腾到空气中。

停止浇水以后,过多的水分逐渐向下或向上减少。待土壤中只有孔隙中充满水分时,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就叫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

对于沙壤土或壤土,此时,用手抓一把稍一用力就会有水挤出,此时的含水量相当于100%;再过一段时间,土壤孔隙中的水继续向下或向上减少,地表略显干燥,此时,抓一把土用力攥成土团,但无水挤出,伸开手掌,土团不散开,放在胸前,伸开手指,土团落地不散,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在85-95%之间。

如果土团落地散开,土壤含水量则相当于60-80%之间;如果手抓土壤用力能成团,但伸开手指即散开,其含水量则低于50%;如果手抓土壤用力紧攥也不能成团,其含水量就更低了。

处于苗期的蔬菜,土壤田间持水量在50%或略低一些即可;对于结果初期的蔬菜,则要求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上,黄瓜要高一些,番茄则略低,在结果盛期时土壤含水量应该再高一些,达到90%以上。

7、新建大棚的时候,不能把表面耕层土壤挪用为后墙土

相对于露地蔬菜,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更好一些。加上国家政策上的扶持,这几年全国各地每年都新增加不少的蔬菜大棚。

但是,在大棚建设伊始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承建大棚的工程队往往为了省工,直接就把原来表土耕层挖出来,作为后墙土使用。结果,大棚内的土壤全都成为没有生长过植物的生土。

耕层土壤是经过多年的植物生长和耕作管理形成的,速效性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数量多,通水透气性好,更适合植物生长。

而这些原本处于深层的生土则恰恰相反,植物生长其中,想吃的东西不合口,水气的通透性差,施用到土壤内的肥料也因为微生物数量不多,很难及时转化成容易被根系吸收的形态。

最终导致蔬菜定植后,因为生存环境不良,难以长出新的根系,出现植株生长慢、叶片发黄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建设新的蔬菜大棚时,一定要监督施工队,把表层耕土先移到大棚旁边,待大棚建设完工以后,再行把这些熟土移回到大棚内。

8、必须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众所周知,有机肥也就是农家肥,是蔬菜生长必不可少的肥料之一。但是,农家肥的“身体”过于庞大,根系吸收营养的“大门”太小,植物的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农家肥。

施进土壤中的农家肥,首先成为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的美味,被它们分享,最终分解成大小不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就可以被根系直接吸收,有的会刺激根系或土壤中的微生物,使根系和微生物活动能力加强,根系生长更好更强壮,土壤中的养分转化更畅。

然而,在这些分解出来的东西中,并不都是对蔬菜根系和土壤微生物有益,还有一部分是有毒的。比如鸡粪和牛羊猪粪等发出来的臭味,不但人闻了以后感觉不舒服,根系也难以忍受。

时间长了,根系会停止生长、腐烂,从土壤中挥发出来的这些毒气,甚至会直接伤害蔬菜苗的茎叶,出现烧苗。

随着未经腐熟农家肥年复一年的施用,大量有害物质逐年积累在土壤中,土壤性质不断恶化,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有害生物却会逐渐增加,导致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线虫、根蛆等病害逐年加重,防不胜防。

因此,农家肥要提前发酵腐熟,在其发酵分解过程中,把有害的东西剔除掉,留下有益的东西,再施用到土壤中。

9、注意防治土壤中的病虫害

为了预防根蛆、根结线虫等问题,需要在底肥施入时候加入嘉美红利,预防根结线虫也可以施入含阿维菌素、噻唑磷成分的颗粒剂,预防根蛆可以施入含阿维菌素、辛硫磷等成分的颗粒剂。

如果上茬土传病害发生较严重的地块,可以在底肥时候施入调理土壤的嘉美红利或者硫肥进行土壤消毒减少后期枯萎病、黄萎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

所以在冬季大棚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好以上的9点,这样才能保证好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冬季大棚适合种什么蔬菜?管理技巧有哪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6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