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平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平菇应该好养吗,怎么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2  浏览次数:81149
内容摘要:平菇是一种很普通的灰色食用菌。平菇性温味甘。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平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人工栽培包括木材栽培、木屑栽培和棉籽壳栽培。一般采用后两种栽培方法。木屑栽培过去,榆树

平菇是一种很普通的灰色食用菌。平菇性温味甘。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平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人工栽培包括木材栽培、木屑栽培和棉籽壳栽培。一般采用后两种栽培方法。

平菇的人工栽培方法 平菇应该怎么养殖

木屑栽培

过去,榆树、杨树、橡树等都是人工栽培的。目前,在瓶栽和大床栽培中,除了使用合适的木屑作为栽培材料外,棉籽壳、甘蔗渣或碎稻草、花生壳、玉米芯等也可以作为栽培材料。木屑培养可采用宽口瓶和聚丙烯塑料袋进行,木屑培养料装车后可压缩灭菌。宽口瓶比瓶口低0.5~1cm,蘑菇瓶可放在瓶肩上。接种、培养后,待整瓶满瓶后,取下棉塞,移入培养室。温度取决于品种。湿度应为85~90%。培养7-10天后,大多数瓶的菌丝体能分化为子实体原基,进入桑树阶段。这时,要特别注意保湿。大约7天后,平菇可以长成水稻。第一批收获后,应去掉菌柄和枯萎的小体,瓶口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水分,使第二批子实体在10天以上生长,一瓶平菇可收获3批蘑菇。或者在收获第一批蘑菇后,将瓶中的细菌挖出来,放入锅子、木箱、柳编筐中,或者压成砖头,使其在保湿培养后产生蘑菇。

棉籽壳栽培

将棉籽壳与水混合,使含水量达到70%左右(用手紧紧握住培养物,手指会流出少量水分)。培养料准备好后,应立即压成砖或铺在蘑菇房的大床上。材料厚度一般为10~15cm。床面应平整、厚薄、干湿均匀。种子应在培养物压榨或铺好垫层后立即播种。播种时——一般采用穴播,穴距10厘米,深2厘米左右。枣的大小适宜。应变应轻微暴露,然后平整和压实。同一天进入室内的培养物应在同一天播种。一瓶细菌可播种5~6平方英尺。播种后,在靠近床面处迅速覆盖一层薄膜,保持床面湿润,以利于细菌生长,控制杂菌污染。由于基质表面水分的蒸发,会有大量水滴在膜中凝结,影响菌丝生长。因此,覆膜前最好先铺一层报纸,然后再覆膜,这样可以缓冲膜下的水分,有利于菌丝体的正常生长。

(1) 蘑菇生产前的管理

期间主要进行通风、温湿度和病虫害防治。蘑菇播种后,地膜覆盖下料层温度较高,应注意床温的变化,地膜覆盖下料层温度在40℃以上。提膜通风,降低床温。2-3天后,大量菌丝萌发并向周围扩散。如果有任何污染,应迅速清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下,菌丝体可覆盖床面,30天左右到达宋底。此时,床面薄膜不宜靠近物料表面,而应适当支撑,这样既能保持床面湿润,又能通风透光,便于细菌芽的发生和生长。

(2) 蘑菇生产后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到结果需要40天左右。芽发生后,应注意在床面喷水保湿通风。蘑菇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0%。每天喷水量可根据蘑菇房和气候条件确定,并应结合通风和透光进行管理。平菇的发生是逐批发生的。每批高潮过后,清洗床面,停水几天,让菌丝恢复并积累必要的营养,然后轻轻喷水,保持床面湿润。不要用大量的水喷灌,以免在培养物上积水。超过10天后,床面又出现细菌芽,应根据生长情况增加喷水量。

收获和加工

平菇的菌盖在八、九分钟内展开时,应及时采收。如果子实体收获不及时,子实体过于成熟,会导致柄硬、品质下降,影响下一茬蘑菇的发育和生长。特别是成熟蘑菇体的孢子会落在菌丝体块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粘液,引起根腐,平菇的大量孢子会对一些人造成头晕、胸闷、气管炎等过敏反应。最好的收获方式是早上喷少量水,这样既能保持瓶盖新鲜不卷曲,又能减少空气中孢子的数量。收获的方法是一只手压住培养物,另一只手扭柄,以免影响其他芽的生长。子实体常簇生,宜用刀割。留茬不宜过高,以免水腐,收割后用刀将老而硬的柄基切掉。平菇通常新鲜食用。它也可以晒干或烘烤储存。也可加工成盐水平菇或罐装出口。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平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平菇应该好养吗,怎么养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643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