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柿子怎么种植?什么时候成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2  浏览次数:8453
内容摘要:柿子又叫做朱果等,由于其美味多汁和营养价值高,而且除了可供鲜食外还可制成柿汁、柿蜜和柿糖并能酿酒制醋等而受到市场上的欢迎,具有很高的价值,使得很多种植户也想种植,那么柿子怎么种植?什么时候成熟呢?一、柿子怎么种植?1、苗木选择柿子树最适宜钙质土也适于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首先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较低且排水良好和背风向阳地方为宜,选择省级以上部门鉴定的且适宜在本地栽种的及宜于推广的新品种,也可选择在本地栽培历史悠久和生长销售均良好的品种栽植,苗木以1-2年生嫁接苗栽培成活率较高,苗木标高1m以上*地径1

柿子又叫做朱果等,由于其美味多汁和营养价值高,而且除了可供鲜食外还可制成柿汁、柿蜜和柿糖并能酿酒制醋等而受到市场上的欢迎,具有很高的价值,使得很多种植户也想种植,那么柿子怎么种植?什么时候成熟呢?

一、柿子怎么种植?

1、苗木选择

柿子树最适宜钙质土也适于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首先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较低且排水良好和背风向阳地方为宜,选择省级以上部门鉴定的且适宜在本地栽种的及宜于推广的新品种,也可选择在本地栽培历史悠久和生长销售均良好的品种栽植,苗木以1-2年生嫁接苗栽培成活率较高,苗木标高1m以上*地径1.2cm以上*主根长度20cm以上和侧根15条以上且接口良好、充实健壮和无病虫害的为佳。

2、苗木定植

栽前挖大坑、客土、施足底肥为根系发育创造有利条件,栽植密度宜4*5m,挖坑高、宽、深为1*0.8*0.6m的为佳,栽植宜春季柿子苗开始发芽时栽培为主以免受冻害,栽培要做到起运栽三块。

3、土肥水管理

柿子树是深根性树,应扩穴改土增施肥料才能树势旺壮,柿子树在酸性土壤中易发生根腐病,当PH值过低时应加以改良,投产柿子树在冬季要扩穴改土,回填表土时株施猪牛肥50kg或钙镁磷肥1-1.5kg与表土混匀后填入下层,高产树每亩应施足纯氮6.5kg、纯磷2.5kg和纯钾0.6kg,施肥浓度不宜过高可分多次施用,浇水一般浇萌芽水、花前水、膨大水和越冬水来保持土壤湿润。

4、整形修剪

柿子树的冬剪有利于幼树早期结果、成年树高产稳产和衰老树更新复壮,冬剪一般在落叶后到翌春萌芽前进行,幼龄树的修剪选合适枝3-4个做骨干枝头,一般不短截并疏除附近同向的弱枝和旺枝,现在一般采用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整形时暂时保留中心干,每年剪去1/2-1/3保持开心状态,一旦树冠形成即剪除中心干,盛果期树的修剪应调整骨干枝的角度,平衡内外生长势力,并疏缩结合培养内膛枝,另外多留预备枝,每年把结果的枝条或1/3的结果母枝加以短剪作为预备枝,使其隔一年结果来延长结果年限,衰老树的修剪因柿子树的隐芽寿命长且萌发力强,可利用该特点进行多次更新,保持树势经久不衰延长结果年限。

5、病虫防治

冬季清园减少越冬病虫基数,结合冬季修剪应彻底清理病果病蒂、枯枝和落叶和清除越冬病虫源,春季发芽前喷一次5度石硫合剂或95%机油乳剂150倍液来防治柿绵蚧、柿蒂虫和草履蚧等主要害虫在以上防治基础上,可采用刮除老树皮并用5-10倍氧乐果涂环效果显著,另外尽量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灭幼脲等生物农药防治食叶害虫。

二、柿子什么时候成熟?

柿子的成熟季节在十月左右,但不同的品种其成熟时间有差异果实形状也有所不同,如球形、扁桃、近似锥形和方形等,颜色从浅橘黄色到深橘红色不等,特别著名的品种有产于华北的世界第一优良种大盘柿、产于河北和山东一带的莲花柿和镜面柿,另外产于陕西泾阳、三原一带的鸡心黄柿、产于陕西富平的尖柿和产于浙江杭州古荡一带的方柿等。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柿子种植方法及成熟时间的相关介绍了,种植户在种植时可参考以上种植方法及成熟时间来进行种植,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柿子怎么种植?什么时候成熟?”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61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