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食用菌金针菇栽培管理技巧,金针菇需要好养吗,怎么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11  浏览次数:8573
内容摘要: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同一季节气温变化很大。因此,在安排金针菇栽培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因素。接下来,学习金针菇的栽培要点。培养室根据金针菇不同生长阶段对温湿度要求不同的特点,应建设两种培养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同一季节气温变化很大。因此,在安排金针菇栽培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因素。接下来,学习金针菇的栽培要点。

培养室

根据金针菇不同生长阶段对温湿度要求不同的特点,应建设两种培养室,一种是菌丝生长培养室,另一种是儿童生长培养室,又称培养室。如果可能的话,子实体的培养室可分为促芽室和生长室。

① 菌丝培养室:提供适合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条件。也就是说,温度应保持在20-23℃,相对湿度为70%。如果是专门从事生产的,最好建一个夹心墙的培训室。培养室关闭保温后,菌丝呼吸释放的CO2容易积聚过多,应设置排气窗。

② 萌芽室:温度13-14℃, 湿度为80-90%,需要黑暗和其他条件。为满足这一要求,应配备空调设备和加湿设备,并设置吸、排气孔。吸水孔设在墙脚,每米一个,排气孔设在墙头,每两米一个。

③ 栽培室:生长室又分为抑制室和生长室。栽培室应具备一定的温度条件,使金针菇生长整齐、结实、圆整。为了使金针菇子实体在10℃, 每年生产时,应使用空调设备调节栽培室的温度。

培养基配方如下

锯末40%,麦草粉28%,麦麸20%,石膏1%,糖1%。

结果表明:土壤草粉用量为28%,锯末用量为40%,麦麸用量为20%,石膏用量为1%,白糖用量为1%。

制作细菌袋

细菌袋的生产需要塑料薄膜袋、金属箍和棉花。金针菇薄膜袋应为聚丙烯。规格为38厘米长,15-16厘米宽。塑料薄膜袋的厚度为5-6米。塑料袋的质量对金针菇的产量有很大影响。注意胶片质量的检查。有两种套圈:塑料套圈和纸板套圈。用作棉塞的棉花在使用前应暴露在阳光下,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混合

有机混合和人工混合。要特别注意各种培养料与辅料的混合,以及培养料与水的混合。具体方法应严格按照培养物配方。除少量糖等水溶性辅料外,干料应搅拌均匀,糖等水溶性辅料应溶于水。按比例稀释后,喷在培养物上,边喷边混匀,直至含水量合适。金针菇栽培料的理论含水率为58-65%,但由于栽培料种类不同,干湿条件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控制配比。它通常由经验来检验。方法是把培养物紧紧地抱在地上,铺在地上。以拇指、食指、中指握紧培养物看水痕为宜。

灭菌

金针菇草袋栽培属于熟料栽培,即采用灭菌锅或灭菌炉进行灭菌。灭菌时,高压灭菌器在1.5kg/cm的压力下保持1.5小时,培养袋中培养物温度达到100℃时,常压炉保持10小时℃. 灭菌后,先打开通风口逐渐冷却,再打开炉门出袋。

蘑菇生产管理

当大量蘑菇芽有序发生时,就转入蘑菇管理。采用菌袋折叠法保湿促芽时,应将塑料袋拉直,用干净的报纸或塑料薄膜覆盖。结果期温度由4~5℃升高℃ 至12-16℃, 但不超过18岁℃. 如果温度高于18℃, 蘑菇茎薄,黄褐色,商品价值降低。如无空调设备,应注意低温保温,门窗应关严;温度很高,门窗紧闭,以降低室温。蘑菇出来后,栽培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为90-95%。

收割

金针菇应及时采收。当柄未完全伸长时,产量较低;虽然产量高,但外观较差,影响了商品价值。装罐用的应该从瓶盖上取下来。新鲜的可在菌盖发育后6-7分钟收获。收获后,将培养基表面老化的菌丝刮除丢弃,将材料整平,再次折叠袋口,使菌丝重新生长。

综上所述,是金针菇的栽培技术。金针菇的栽培模式有多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来选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食用菌金针菇栽培管理技巧,金针菇需要好养吗,怎么养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546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