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北美海棠的养殖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01  浏览次数:81029
内容摘要:北美海棠学名美国海棠,它属于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是海棠当中一个重要的种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北美海棠的养殖方法。一、北美海棠的生长习性北美海棠抗性强、耐极薄,耐寒性强
北美海棠学名美国海棠,它属于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是海棠当中一个重要的种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北美海棠的养殖方法。

一、北美海棠的生长习性
北美海棠抗性强、耐极薄,耐寒性强,性喜阳光,耐干旱,忌渍水,在干燥地带生长良好,管理容易。深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生长也受到抑制,以后进入半休眠状态,新枝嫩叶不发,花朵稀少。中国北方一二月气温低,有时连续严寒冰冻。家庭莳养若不注意保暖,便有冻死的可能,故霜冻之前要把盆株移置室内有阳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及土壤pH值水平调整着秋叶的浓度和明亮度,雨量充沛时叶色更鲜艳。夏季给予充分的灌溉把叶片养肥,秋季不要干旱。

二、北美海棠的扦插繁殖
1、扦插时间:家庭扦插北美海棠宜在4~5月间,气温回升到20℃以上时进行,这时空气湿度大,气温高,管理简便,适宜于北美海棠的快速生根。将河沙清洗、晒干后置于盆中,经清洗再晒干的河沙基本上达到了消毒的目的,而且晒干后的河沙有利于白天日照升温,促进插条切面愈合生根。
2、插条方法:北美海棠剪取强壮枝条,每段带3~4个节,上面剪成平顶形,下面剪成马蹄形,以扩大与沙的接触面,促进生根。插条以3厘米×4厘米的株行距扦插于沙盆内,扦插时先用与插条粗细相同的竹棍在盆沙内插出洞眼,接着插入美国海棠枝条。
3、插后管理:北美海棠插后2天内不需浇水,以利于剪切面形成愈合瘤。第5天用与沙子温度差不多的水进行喷浇,浇到盆底见水流出即可。置于阴凉处,一般不再浇水。10天左右可长出3~4厘米的根系,这时将盆置于阳光下,并视天气情况浇水,过6~7天后便可上盆定植。

三、北美海棠的养殖方法
1、土壤配置:北美海棠一般进行地栽,也可以盆栽制作盆景,春季栽植,因忌水渍,应栽植在地势稍高不易积水、向阳的地方。土壤为中性偏碱,pH值不低于7。土质要求疏松,但不能过于肥沃,过于肥沃易引起徒长,开花减少。栽植穴应根据根系大小而确定,不宜太深太大,以能舒展开根系为好。栽植深度以距地面10厘水为宜。最好带土团栽植,栽后浇足水。
2、光照温度:北美海棠适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在庇荫的环境下则生长不良。如果盆栽海棠树,在生长期要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冬季在-15℃低温条件下也不会受到冻害,可在室外露地越冬。但在寒冷异常的冬季,则需采取防寒措施。
3、肥水管理:北美海棠浇水结合施肥进行。每年秋季落叶后要施1次大肥,补充花果消耗的养分,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好。同时结合冬灌浇水。春芽荫动前施1次有机肥,并浇1次透水。秋冬施肥方式因树龄而异,幼龄树环状挑淘施肥,环距树根部100厘米以内,大龄树放射状挖淘施肥,老龄树结合中排除草,在树冠下撒施有机肥,施后将肥料翻入地下30厘米,花谢后追施2次磷钾肥,以保证一定的坐果率。同时注意浇水。
4、修剪整枝:北美海棠花芽多由顶芽分化而成,而且以中、短果枝为主要花枝,因此要保留中、短果枝。对长枝应进行短剪,同时还应剪除过密枝、干枯枝、病虫枝,然后根据所需树形进行修剪。若想使海棠树冠圆满,则疏密养稀,剪去过密枝条,而对枝条稀疏的部位则垂剪,以便使其多发侧枝,朴实空缺。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北美海棠的养殖方法,北美海棠抗性强、耐寒、耐极薄,管理容易,观赏效果好,在园林绿化中适于列植于道路两旁,亦可孤植、丛植于草坪上或点缀于岩石旁、湖水边,观赏性极高。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北美海棠的养殖方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453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