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多肉植物夏天怎么养?家里养这八种能旺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1028
内容摘要:多肉植物是种常见的盆栽植物,不仅很好养活,而且开的叶片非常萌,让人爱不释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多肉植物都好养,所以选好品种和做好管理技巧显得尤为重要,那多肉植物夏天怎么养?家里养哪些能旺财?一、多肉植物介绍:1、多肉植物有哪些品种?多肉植物品种多样,全世界差不多有一万多种,一百多科,具体包含景天科、仙人掌科、独尾草科、番石科、大戟科、夹竹桃科、十二卷、菊科、天门冬科等科属,其中番杏科种类最多,有2500多种。2、多肉植物有哪些特点?多肉植物分根、茎、叶三部分,其中茎和叶肥厚多汁,看上去十分诱人。同时品种多

多肉植物是种常见的盆栽植物,不仅很好养活,而且开的叶片非常萌,让人爱不释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多肉植物都好养,所以选好品种和做好管理技巧显得尤为重要,那多肉植物夏天怎么养?家里养哪些能旺财?

多肉植物-摄图网

一、多肉植物介绍:

1、多肉植物有哪些品种?

多肉植物品种多样,全世界差不多有一万多种,一百多科,具体包含景天科、仙人掌科、独尾草科、番石科、大戟科、夹竹桃科、十二卷、菊科、天门冬科等科属,其中番杏科种类最多,有2500多种。

2、多肉植物有哪些特点?

多肉植物分根、茎、叶三部分,其中茎和叶肥厚多汁,看上去十分诱人。同时品种多样,有的能长花、有的能长毛、长刺、长棱等,且各个品种都有各自的特色,非常适合用来DIY。另外,价格也比较便宜,能脱土邮寄,就算脱土几天也能快速缓苗,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买回来很容易栽活。

二、多肉植物夏天怎么养?

1、土壤要求: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的沙土

多肉植物对土壤要求不高,一般只要保持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即可,所以用沙质土栽植最好。若多肉植物出现状态不佳,可用泥炭土、粗沙和一些赤玉土混合成营养土栽植,就可让多肉快速恢复。对于生长比较久的多肉,可用泥炭土和粗沙栽植,不仅可以增强透水性和透气性,还能避免土壤闷湿,促进根系生长。

2、浇水要求:合理浇水

多肉植物属肉质根系,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一般浇的越多,茎叶就长得越丰满,但不是越多越好,以免盆土积水,导致根系糜烂。浇水时尽量在晚上浇,以免水温骤变,刺激植株,影响生长。此外,遇到多雨季节时,要避免淋雨,以免叶片灼伤和化水,导致植株死亡,所以下雨时,尽量将其遇到没雨的地方,并做好排水措施,以防水分过多,导致烂根。

3、通风要求:合理通风

夏季时,室内气温较高,很容易空气不对流,所以夏季要将其移到通风处,以减少细菌滋生。若室内空气不畅,可用小风扇对其通风,以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

4、光照要求:适当遮荫

多肉植物喜光但不耐强光,所以夏季气温很高时要将其移到阴凉处或进行遮荫,以免暴晒导致叶片水分蒸发,影响植株生长。但如果是夏天降雨时,只需移到没雨的地方即可。若是在室内养,只要遮荫30%就可。但如果是光照特强的地区,比如重庆、上海、南昌等地区,只需遮荫50%即可。

三、家里养哪些多肉植物会旺财?

1、金钱木

寓意:招财进宝。适合放在家里或招财位上。

2、钱串景天

寓意:招财纳福。适合放在家里、办公室或聚财位上。

3、黄金万年草

寓意:飞黄腾达,财源滚滚。适合放在家里、办公室等地。

4、吉祥冠

寓意:吉祥如意,财运滚滚。适合放在家里、办公室。

5、筒叶花月

寓意:招财纳福。适合放在家里、办公室或招财位上。

6、红宝石

寓意:转运、家庭和睦、身体安康。适合放在在家中、办公桌上。

7、火祭

寓意:红红火火,财源广进。适合放在家里、门店或办公室。

8、红丝玉露

寓意:旺财。适合放在家里、店里或办公室。

总的来说,多肉植物在夏季很好养,只要控制好水分、温度和光照即可安全越夏。此外,若想旺财,可养殖红宝石、火祭、红丝玉露等八种多肉植物,不仅招财纳福,还能增加室内观赏效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多肉植物夏天怎么养?家里养这八种能旺财!”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3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