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莎草科旱伞草的水培方法是什么?可以晒太阳吗?烂根怎么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2  浏览次数:8379
内容摘要:旱伞草又叫伞草、水竹、水棕竹、风车草,那么旱伞草的水培方法是什么?可以晒太阳吗?烂根怎么办?据资料了解,旱伞草喜欢温暖带点湿润的环境,要通风并有阳光照射,阴凉的环境最好,别在太阳下暴晒就好。要注意的一点是,旱伞草受不了寒冷。土壤温而湿,腐烂植被比较多的黏土环境。冬天的温度别低于5℃就好。一、旱伞草的水培方法是什么?1、用洗根法、分株法将植株用水养,约一周左右在水中会长出新根,水位以不浸没根为宜。2、旱伞草冠福大,一个容器中不能放太多枝,稀疏一些更萧散自然。3、先将洗净的石子、卵石等填入玻璃容器底部,再将植

旱伞草又叫伞草、水竹、水棕竹、风车草,那么旱伞草的水培方法是什么?可以晒太阳吗?烂根怎么办?据资料了解,旱伞草喜欢温暖带点湿润的环境,要通风并有阳光照射,阴凉的环境最好,别在太阳下暴晒就好。要注意的一点是,旱伞草受不了寒冷。土壤温而湿,腐烂植被比较多的黏土环境。冬天的温度别低于5℃就好。

一、旱伞草的水培方法是什么?

1、用洗根法、分株法将植株用水养,约一周左右在水中会长出新根,水位以不浸没根为宜。

2、旱伞草冠福大,一个容器中不能放太多枝,稀疏一些更萧散自然。

3、先将洗净的石子、卵石等填入玻璃容器底部,再将植株放入其中,用石子、卵石压住根系,以确保植株不动摇并在水中不倒伏。

4、夏季气温高,应注意增加换水次数,将根部粘液洗干净,以免烂根死亡。

5、经常用清水喷壶喷淋叶片,使之无灰尘、新鲜、碧绿、有光泽。生长季节可向叶面喷几次叶面肥,叶色显得更加翠绿。

养护习性

环境要求:喜高温、湿润、半荫的环境,能常年放置在温暖、明亮的室内。越冬温度以不低于五摄氏度为宜,夏季凉爽,通风的环境,亦能稍耐干燥气候。

施肥方法:风车草要想生长的好,要常常施肥,但水养的风车草千万不能施有机肥,否则会烂根。可以每半个月施一次溶在水里的化肥,浓度不宜太大。水养的风车草要放在通风处,不然茎基部容易长白色霉菌。

季节养护:水养的旱伞草,夏天需2天至3天更换一次凉开水,防止插穗被细菌污染而腐烂。冬天时,10天换一次就可以了,并滴入4滴至5滴营养液。

二、可以晒太阳吗?

1、光照

它对光其实是比较喜欢的,所以我们可以把他养在阳光比较好的地方。

一般来说上午清晨的阳光是相当不错的,可以将它置于阳光下享受一番,但在午间最好别让它被太阳直射,因为这时候日头相对来说比较毒,所以我们可以把它放在家里明亮的地方,或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为它遮去一部分的阳光。

这种花既可以养在水里也可以养在土里,但是养在水里需要注意,给它晒太阳的同时也会加速水的蒸发,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来满足它生长需要。

2、注意

在它生长的不同的阶段我们不能给它同样多的阳光,应该按照它具体的生长阶段而给它不同不同时长的光照。

比如在幼苗期时,我们只能够让它在每天早上的九点半之前亦或是三点半之后沐浴阳光,要不然它就会变得很脆弱。而在生长期,我们除了正午以外都可以让它接受阳光,这样可以加快它的生长。

此外,冬天还应该把它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在谷雨的前后,最好还是让它在背风而又能够被阳光照料到的地方。

三、烂根怎么办?

旱伞草烂根改善方法:

日晒后浇水

浇水时应将自来水放置几天后使用,可以减少水中的微量元素对根部的影响。若天气允许,可将水放在太阳下晒3~4天。

经常通风

把植株放在通风良好,有阳光直射,有遮挡的地方。尽量选择露天阳台或窗边,经常开窗通风,放在客厅中的植株,可经常喷雾,增加空气湿度。

补充铁元素

旱伞草的生长需要一定的铁元素,在施肥是适当增加铁元素的含量。同时 适度施肥,以免施肥过多造成肥害。

控制温度

保证适宜的居室环境,控制温度在15~25℃范围内,室外盆栽在10月中旬移到室内养护,控制温度在5~10℃。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莎草科旱伞草的水培方法是什么?可以晒太阳吗?烂根怎么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06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