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茄科辣椒属五彩椒有哪些品种?怎么播种繁殖?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2  浏览次数:8743
内容摘要:五彩椒,也叫五色椒,它还有别称是朝天椒、五彩辣椒等,那么五彩椒有哪些品种?怎么播种繁殖?有什么功效与作用?据资料了解,五彩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株型不高。五彩椒常在枝梢上开花,花朵较小,但是开花后会结果实,果实就是它的主要观赏部位。一、五彩椒有哪些品种?1、朝天类果实向上,形状为圆形、圆心形或圆锥形,果实单生于叶腋。果色由白变红,或由白色、黄色变蓝紫后变红。除此也有单一的颜色,还有绿色、白色变黄或变红的种类。2、簇生类也叫做佛手椒,该品种的果实大多数集生在枝先端,多呈长心形或是圆锥形状,

五彩椒,也叫五色椒,它还有别称是朝天椒、五彩辣椒等,那么五彩椒有哪些品种?怎么播种繁殖?有什么功效与作用?据资料了解,五彩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株型不高。五彩椒常在枝梢上开花,花朵较小,但是开花后会结果实,果实就是它的主要观赏部位。

一、五彩椒有哪些品种?

1、朝天类

果实向上,形状为圆形、圆心形或圆锥形,果实单生于叶腋。果色由白变红,或由白色、黄色变蓝紫后变红。除此也有单一的颜色,还有绿色、白色变黄或变红的种类。

2、簇生类

也叫做佛手椒,该品种的果实大多数集生在枝先端,多呈长心形或是圆锥形状,颜色则多为由白色变红色或者是绿色变红色。

3、下垂类

果实生于叶腋。果实下垂,大多呈不规则的圆锥形。根据品种的不同,体型大小各异,果色由绿变红或者变黄。

4、灯笼类

果实生于叶腋。果实下垂,大多呈截锥状圆方,也有多棱形状,角圆滑,果色一般由绿变白或红或黄或黑紫色等。并且还有长、短、高、矮上的区分。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株型高、中、矮划分,高度高的可达1米,而矮株型只有10厘米。

二、怎么播种繁殖?

1、五彩椒的播种繁殖

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末,在室内或露地天气晴朗温暖时进行,发芽适温在25-30℃之间,播种后大约5-10天即可发芽。幼苗期需追液肥1-2次,等到植株的高度达到8-10厘米时再进行移植栽培。

在温室环境下,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播种,播种可以用室内盆播或者是苗床播,待到真叶长出3-4片时进行移植。6月中下旬,定植露地。如果要作为盆栽观赏,可以在6月上旬栽入20厘米左右盆径的花盆内,8月就可开始结果。

2、五彩椒的育苗播种

五彩椒植株的发芽适宜温度需要在25℃以上,如果采用塑料薄膜棚进行保温,那么四季都能进行栽培,播种可以用苗床或盆播。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透气性好的土壤,泥土需要经过过筛以及通过暴晒、熏蒸、高温处理等方法进行消毒,来杀死其中的细菌和虫卵。

播种前需要向苗床喷足洒充分的水,等水渗透后,再将种子均匀地撒进土中,然后用细土覆盖,厚度约为1厘米,最后再一次喷水,温度低的情况下需要拱搭薄膜。

等到幼芽出土后,浇1-2次人粪尿或是适量施撒0.1%的尿素溶液,浇后记得喷撒清水以便冲去残留在叶面上的肥液,避免烧伤幼叶,等到长至5-6片真叶时,就能移栽。

三、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1、五彩椒的观赏价值

五彩椒是优良的观果盆栽,果实的颜色多样,有红、紫、白、绿、黄五种颜色,富有光泽,活泼亮丽。且果实小巧,颗颗朝上,点缀在叶片间,显得玲珑可爱,惹人喜爱。

2、五彩椒的营养价值

五彩椒富含维生素A、B、C以及β胡萝卜素,糖类、纤维质、钙、磷、铁等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抗自由基的破坏,保护视力。经常食用五彩椒不仅可以滋养发根,还能强化指甲,对于肌肤,也有活化细胞组织的功能,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使得皮肤光滑细嫩、白皙亮泽,具有一定的美容功效,此外,对于微血管的脆弱出血、视网膜、脑血管、牙龈出血等有预防作用,也是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食物。

3、五彩椒的药用价值

五彩椒具有温中健胃、散寒祛湿等功效。内服可用于治疗胃寒饱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风寒感冒等;外用则能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对于治疗冻疮、风湿痛等也有不错的效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茄科辣椒属五彩椒有哪些品种?怎么播种繁殖?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01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