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牛蛙养殖技术及牛蛙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09  浏览次数:81317
内容摘要:牛蛙是一种肉质鲜美的食物,而且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另外,牛蛙还有食疗功效和药用价值,牛蛙的养殖也是一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养殖项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牛蛙养殖技术及牛蛙常见疾病防治技术。一、牛蛙的经济价
牛蛙是一种肉质鲜美的食物,而且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另外,牛蛙还有食疗功效和药用价值,牛蛙的养殖也是一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养殖项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牛蛙养殖技术及牛蛙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一、牛蛙的经济价值

1、食用。牛蛙被我国作为国宴之珍馐佳肴。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问我国时,李先念主席在宴会上招待了九道菜,里根对其中用牛蛙烹制而成的“石鳞腿”赞不决口。如今,牛蛙已列入我国许多宾馆,饭店的菜谱。食用牛蛙在世界上并不稀奇。世界上食用牛蛙起源法国。后传入北美洲诸国。现在国际市场上每年牛蛙的消费量达30万吨以上,每千克售价50美元左右。我国86年始养,去年产300吨。江苏、浙江、海南、上海、广东、山东是潜在市场。牛蛙销往沿海宾馆30---60元/公斤。
2、药用。蛙肉性平、味甘,胆性寒。治人体多种疾病,如治浮肿,治咽喉部糜烂等具有活血消积,消热解毒、补虚、止咳之功效。
3、皮革。牛蛙的皮质地坚厚、柔软、光滑,富有弹性,且具有绚丽多彩的花纹,可作钱包、手套等皮制品的上等原料。蛙皮做的鞋400元一双。蛙皮提炼加工成皮胶,供作珠宝、钻石等装饰品的粘合剂。
4、饲料。用牛蛙的副产品(头、内脏)干燥做成混合饲料喂鸡,可增加产蛋率。
5、捕虫能手。牛蛙和其它蛙类一样,都以农业害虫为主食。一只牛蛙一年平均能捕食一万多只害虫。一只蝌蚪一天最多吃掉100多只孑孓。利用牛蛙治虫,不仅能有效地防治有害昆虫和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而且能大大减少农药的用量。
6、航天用。蛙油用于航天航空业。

二、生活习性

①两栖性喜栖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②群居性。③变态性。④互相残杀性。⑤变温性。⑥冬眠。⑦体色可变性:皮肤颜色可随温度、光照和所生活环境色调变化而变化。一般有两种基色:一是黑褐色;一是绿色。冬季和早春是浓褐色,春末为鲜绿色,秋季为淡褐色。幼蛙是绿色。⑧鸣叫:牛蛙鸣叫的声音酷似黄牛。繁殖季节到来,变鸣叫。⑨再生:牛蛙身体部分损伤,脱落或截除后,能重新生长出来。⑩寿命:牛蛙寿命较长,正常能活到16年。

三、牛蛙的繁殖技术

牛蛙为雌雄异体,繁殖时,成熟个体下水“抢对”,雌性排卵、雄性排精在水中结合,进行体外受精,是典型的蛙类繁殖代表。
1、性成熟年龄。牛蛙性腺发育,从孵出蝌蚪到性成熟,一般约需8—9个月。从体重上选择,雌蛙约在350g以上,雄蛙在300g以上。但实际上,牛蛙性成熟也因温度、饵料、养殖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区别。
2、雌雄比例:2:3,1:1
3、放养密度:5对/10㎡
4、产卵地:s=10—20㎡,H=1.2m,防出墙,防出网,1m左右,要有一半水面一半陆地,水陆要种植一些草本植物。
5、产卵习性
①发情行为:性成熟的雌雄牛蛙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等)的影响下,都有明显的发情行为。雄性发情的最初行为是不断鸣叫,召唤雌蛙,平均每小时叫声在100次以上,并有追逐行为。抓住雌蛙,手指轻触其颌下胸部,左右前肢会迅速合拢抱住。可见到前肢第一肢基部内侧的婚姻瘤格外明显,并呈肉红色。发情的雌蛙不吃食物,向雄蛙的鸣声处跳去,有时发出“咔咔”应和,表明雌蛙有求偶要求,也只有到这个时刻,雌蛙才让雄蛙跳到背上抱对。
②抱对: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抱对,一般在下半夜进行,抱对时间一般长达1—2天。
③产卵、受精:牛蛙繁殖季节在4—9月,随地域不同而有早迟。产卵的外部条件要求不高,关键是温度,只要水温达20—30℃,不论是池塘、河沟,均能顺产。理想环境要求安静、背风、行人稀少,岸边有水草。抱对行为接近尾声时,雌蛙受异体刺激,经感觉器官传到中枢神经,再抵达脑垂体,促使脑垂体分泌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雌蛙用力后瞪,腹部借助呼吸和雄蛙搂抱引起收缩,将卵产出体外。同时雄蛙排出精液,进行体外受精。排卵时间一次10—20分钟。一般个体产卵量2-3万粒,最多达5万粒。
牛蛙的卵为圆形,上下分为两极,动物极为黑色,植物性为灰白色。刚产出的卵有的动物极在上,有的植物极在上,故刚产的卵黑白相间。麻麻点点。产卵后约30—60分钟,动物极全部朝上,叫卵的自动转位。如2小时之后还有白色的植物极在上的卵,则为未受精卵。据此可以计算牛蛙产卵后的受精率,一般受精率都在90%以上。
产卵不受精的原因较多,主要是:①雌雄比例失调,正常雌雄比例是1:1,受精率在90%以上,2:1时受精率为75—80%,3:1时则只有40—50%,雄性过多或过少都有影响。②雄蛙年龄过大,衰弱老残之故。实践表明,二龄种蛙受精率最高,经产3—4胎的种蛙受精率较低。③水温过低,水质不净。D水面过于宽大,产卵地方不适宜。提高受精率的途径也有许多,采取人工受精是行之有效的捷径,受精率可达90—95%。
6、繁殖力
牛蛙的繁殖力在蛙类中是最大的。一龄牛蛙,个体绝对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以后随年龄、体长、体重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呈线形的相关关系。刚达性成熟的一龄蛙,虽然在体重上接近二龄蛙,但怀卵量却抵不上二龄蛙的一半。
绝对怀卵量的多少,除了与年龄体重有关外,还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的雌蛙要好些。因此,获得较大的发繁殖力,必须注重种蛙的净化培育。
7、产卵类型
牛蛙是一年多次产卵型,每年自然产卵3—5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能将温度控制在25—30一龄℃,则终年都能产卵。
8、采捞卵块
产卵季节,夜间牛蛙鸣叫不停,此时要注意,每天早上天亮时要巡池一周,脚步要轻,行动要缓慢,以免惊动牛蛙产卵。同时留心观察池边是否有卵块和正在产卵的牛蛙。如牛蛙正在产卵切不可惊动,在牛蛙产卵和卵块周围作好标记。等产完卵后,再根据标记采捞卵块。采捞卵块时,人要站在水中,用剪刀将卵块周围和卵块下面与卵块相连的杂草剪断,然后用脸盆从卵块旁边轻轻地插入卵块下面水中,将卵块搬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
发现卵块后要及时采捞,一般产卵后30分钟既应采捞,否则,种蛙及鱼类等动物活动可能冲散卵块或吞食蛙卵。再者,因时间过长,胶膜软化,卵粒就会沉入池底,降低孵化率。
9、孵化设备及孵化前的准备
牛蛙的孵化设备简单,大小随孵卵数量多少而定,瓷盆、水缸、木盆、鱼苗网箱。规格120cm×80cm×40cm。40目的尼龙网,用木框架固定。用水泥池孵化,在卵下池前,将池子清洗干净,不让泥沙沉积,然后灌入30cm的新鲜水,用洗去泥沙的水花生等杂草均匀地在水面上薄薄地摊一层,其作用是支撑卵块,防止下沉。池上方有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和水温骤变。每平方米放受精卵6000左右(约一窝)。
10、孵化的环境条件
牛蛙卵的孵化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能提高蝌蚪的孵化率,否则孵化率降低。
①水温:适宜水温是25---30℃,不得地狱16℃或高于34℃。19--27℃,3—4天孵化蝌蚪,25--30℃,2天半孵化蝌蚪。
②PH=6—8.6之间。③含氧量=3mg/L以上。

四、蝌蚪的饲养

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随着个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因此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药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1、蝌蚪池的构造:用于饲养蝌蚪的池子可用水泥池,也可用土池。以水泥出池效果较好。池子面积不可以过大。水泥池以4---10㎡为宜。土池稍大,10--20㎡,水深40—80cm。池底设排水孔,池壁上设进水口。池壁有一定坡度。池中种植水葫芦或水花生。密度不易过大。为了合理放养蝌蚪,蝌蚪池可做小些,多做几个以便根据产卵分期分批饲养。如无条件,产卵池可代替孵化池。池周围必须用竹片、铁丝网、砖做成屏障,防逃防敌。
2、第一阶段(30日龄内的蝌蚪)的饲养管理
①饵料投喂:刚孵出的蝌蚪4—5天不吃东西,靠卵黄囊供给养料,从第六天起卵黄囊消失,开始吃浮游植物,绿藻、矽藻等。因此,在孵化前要把水质培肥使浮游生物繁殖,如水质不肥,可用煮熟的蛋黄喂。按一万尾蝌蚪供给一个蛋黄进行投喂,早晚一次。半个月可喂豆浆、按体重的10—15%投喂,上午9:00----下午16:00。
②水质管理:蝌蚪池要求水质良好,要及时捞出蝌蚪粪便和剩余饵料,保持水质清新,注意适当换水,防止水质恶化。初期水深控制在20—25cm左右,随着蝌蚪的生长逐渐将水加深30-40cm左右。
3、第二阶段(30日龄到完全变态期蝌蚪的饲养管理)
①饵料投喂:该阶段除了人工投喂商品饲料外,还必须在培育浮游生物作天然饵料。主要饲料是:豆浆、麦麸、米糠、蚕蛹粉、鱼粉、稀饭、田螺肉、鱼肉、动物内脏等。投法是100只蝌蚪投饵40—80g,动物饵料占47%,植物占43%。每天投1—2次,上午下午或下午一次。将饵料分投放在食台上。
②水质管理:蝌蚪池水保持在40—80cm,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及时加注新鲜水,调节水质。
③日常管理:注意排灌水,防止暴雨或干旱造成水位失常,水温应控制在35℃以下,过高时更换新鲜水或搭棚降温。可偶长出四肢后,应向水里投些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和木板,供幼雏栖息。稍后,及时移到幼蛙池中饲养。饲养得当,大约70天左右的时间蝌蚪就长成幼蛙。饲养期间,应经常巡塘,分析其摄食及健康情况,发现蝌蚪生病,要及时隔离治疗。
4、蝌蚪的变态与越冬
当年蝌蚪均能变成幼蛙,但如果饲养密度高,饵料不足,水质条件差,变态期需要80—90天。特别是7月中旬产卵期,由于8月份以后,温度逐渐下降,变态期将延长到100天左右,这种延迟变态的幼蛙,因摄食代谢降低,体质不良,越冬期间容易死亡。控制温度和饲料可以加快或延长牛蛙蝌蚪的变态时间。平均水温保持29--30℃(水温达35℃时将影响蝌蚪生长,达38--39℃体质衰弱,达40℃就全部死亡。)如果多投动物性饵料,只需40—42天就能变成幼蛙,但由于这种幼蛙发育时间不够,躯体小。
当水温保持在25℃以下,多投植物饵料,就能延长蝌蚪的变态时间。因此,如果是七月份孵化的蝌蚪,宜采用延长蝌蚪变态时间的方法。使其充分发育到第二年5月变态。这种幼蛙虽然比早期变态的蛙晚几个月,但幼蛙个体大,生长快。

五、幼蛙的饲养

1、幼蛙的饲养:主要关键技术是及时分级饲养和食性训化。幼蛙池的构造:幼蛙池面积20—50平方米,池深60—80cm,有坡度。水陆面积比为1:1,供幼蛙休息和觅食。池的四周要设1.5m的墙。蛙池要多设,以便今后按大小分养,避免大的吞食小的。
2、放养密度:蝌蚪变态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变态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变态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
3、饵料投喂:幼蛙和成蛙的食性完全相同,习惯吃动物性活饵,经驯化后会吃死饵。幼蛙喜食的活食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小虾、蜻蜓、蚕蛾、蝗虫、蚱蜢、甲虫等各种昆虫。人工养殖刚变态的幼蛙,一开始就着手驯食,驯食开始时,先投放活饵,以后逐渐混入死饵喂。①吊青蛙发动死饵;②死饵中加泥鳅或小杂鱼。开始投喂时,按体重的5%。当气温升至20—26时幼蛙摄食量最大,按10%投喂。当气温在18℃以下或28℃以上,幼蛙摄食减少,按5%投喂。每天投饵1—2次,分别上午9:00和下午16:00。
4、水质管理:幼蛙池水深保持在60-80③m之间,视水质变化情况不定期冲注新鲜水,保持水质清新。水面可放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一是可遮荫,另外可净化水质。
5、日常管理:①池上搭棚遮荫;②池边打一些蛙洞,供幼蛙栖息;③大小要分级,避免残杀;④雨后夜晚加强巡视,防止幼蛙爬墙逃走;⑤防止敌害侵袭。
6、幼蛙的生长:幼蛙的四月若能做到饵料充足、密度适当、驱除敌害,其存活率是很高的。变态后的幼蛙经过半年生长,体重可增加250g左右,体长约12cm。再过半年可达500g。
7、幼蛙的越冬:幼蛙的冬眠受季节支配,主要由温度决定,一般当气温和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幼蛙便开始冬眠,到第二年春暖环境有利,气温和水面温度升到10℃以上时,冬眠结束。人工养殖时要设置适宜的越冬场所,让幼蛙安全过冬,同时越冬前应投足饵料,使蛙体积累足够的营养,维持冬眠期间新陈代谢的消耗。

六、成蛙的饲养

1、成蛙池的构造:一般以30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1—1.2m。池内陆地杂草丛生(也可种农植物),有进出水口。建立防逃墙,高度1.5m左右。要建立蛙穴。
2、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
3、饵料投喂:成蛙的饵料和幼蛙一样,但投喂量较大。5—6月,投5%;7—8月投20%。
4、水质管理:同幼蛙一样,冬季水深要1m左右。
5、日常管理:同幼蛙。
6、成蛙越冬:同幼蛙。

七、牛蛙的疾病及防治

1、卵的霉菌病
【症状】卵块四周长出灰白色的菌丝,可降低孵化率与成活率。该病在水质差、持续阴雨天的情况下易发。
【防治】①防止水体污染;②可用高锰酸钾对孵化池消毒。
2、肤霉病
【症状】水霉菌从皮肤的伤口进入,寄生在蝌蚪表皮的损伤部位,吸取皮肤中的营养,并深入肌肉。水霉菌向外长成分枝茂盛的菌丝,形成肉眼可见的浅白色棉絮状的菌层。患病的蝌蚪游动迟缓、焦躁不安、食欲减退,进而其他病菌可从伤口感染加速死亡。
【防治】①小心操作,防止蝌蚪表皮损伤,②用1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每天2次,每次30分钟,连续3天。③用5ppm的水霉净溶液浸泡,方法同上。④用10%的紫药水涂抹患病蝌蚪。
3、蝌蚪暴发性败血病(红斑病)
【症状】多发生在蝌蚪的发肢芽形成期。患病的蝌蚪腹部有许多的血斑快,腹部和肛门附近更为明显,病情严重时,身体出现透明的溃疡斑,眼球突出充血,时有烂尾现象,鳃因失血而成白色,腹部膨胀,腹水明显。死亡前常在水面打转,几分钟后下沉死亡。
【防治】①定期用20ppm的生石灰消毒。②用二溴海因0.44ppm全池泼洒。③可用0.77ppm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
4、蝌蚪烂鳃病
【症状】患病的蝌蚪鳃丝腐烂,鳃上常常附有污泥和粘液,引起呼吸困难,患病的蝌蚪常独游于水面、行动迟缓,常与其他病菌混合感染而死亡。
【防治】①用20ppm的生石灰全池泼洒;②用0.4ppm的二溴海因0.44ppm全池泼洒;③饲料内拌蛙康或者复方肠鳃灵1%连用3—6天。
5、蝌蚪肠胃炎病
【症状】该病常发生在前肢即将长出的阶段,患病的蝌蚪肠喂充血发炎,肛门周围红肿、食欲下降、游动迟缓、死亡率较高。
【防治】①视水质情况换新鲜水,定期用生石灰20ppm消毒;②把蝌蚪集中起来用50ppm的PV碘浸洗5分钟;用0.1%的食盐水浸泡30分钟;④饲料内加专用蛙药投喂。
6、蝌蚪车轮虫病
【症状】发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可见其尾部发白,动作迟缓、离群、呼吸困难。
【防治】①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尽量稀养并及时分养。②用0.77ppm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
7、蝌蚪气泡病
【症状】发病蝌蚪腹部膨大,身体失去平衡,仰浮水面,失去正常的游泳能力。难于摄食和其他活动。
【防治】①蝌蚪放养前要对池子彻底消毒。②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③将发病的蝌蚪移到新水中,暂养并停食。
8、红腿病
【症状】病蛙后肢红肿,出现红斑或红点,严重时,并发多种炎症溃烂。病蛙精神不振、表现呆滞、低头伏地或潜伏水中,不愿活动,不吃食。
【防治】①定期进行池水消毒和饲料台消毒。②用20%的磺胺脒溶液在桶内将病蛙浸泡2天。③用0.4ppm的二溴海因0.44ppm全池泼洒;④饲料内加专用蛙药投喂。
9、烂皮病
【症状】患病初期,体表皮肤失去光泽,皮肤分泌的粘液减少而使湿润度降低,出现白花纹而后体表开始腐烂脱落,局部充血发炎,背肌显露并逐渐扩大到躯干,以至整个背部。
【防治】①用0.4ppm的二溴海因0.44ppm全池泼洒;②用2.5%的食盐水浸泡病蛙2小时,连续3—6天。③把饲料放入磺胺脒溶液浸泡数小时,然后饲喂。④饲料内加专用蛙药投喂。
10、肠胃炎病
【症状】患病初期病蛙栖息不安,东爬西窜,喜欢钻泥,后期躺在池边,伸腿闭眼,不食不动,反应迟钝,捕捉后很少挣扎,往往缩头弓背,病蛙腹部、肠道充血、发炎、肠内无食。
【防治】①用3%的盐水浸泡30分钟,连续数天。②人工填喂酵母胃散片,日喂2次,每次半片,连喂3天。③饲料内加专用蛙药投喂。
11、肝肿大病
【症状】病蛙外观呈肥胖状,后肢粗大,内部解剖,肝脏极度肿大,为正常的2—3倍,呈土黄色、灰白色、胆肿大呈浅绿色。
【防治】①池子要定期消毒;②用20%的磺胺脒溶液浸泡2天或每10kg体重用磺胺药2g拌饵料投喂。
12、脑膜炎病(偏头病)
【症状】病蛙皮肤发黑,厌食、头向右或向右偏,身体失去平衡,腹部朝上,在水中不停打转,死时舌头和胃吐出嘴外,空胃无食。
【防治】没有有效治疗方法。
13、白内障病
【症状】病蛙双目有一层白膜,呈“白内障”状,进而双目失明,无法进食。
【防治】没有有效治疗方法。
14、脱肛病
【症状】病蛙直肠外露于泄殖腔外,行动不便、体质消瘦。
【防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洗净外露部分,然后塞入泄殖腔内,并减少其活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牛蛙养殖技术及牛蛙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牛蛙是一种经济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两栖类动物,原产于北美洲,因其鸣声似牛叫故得其名。它是一种大型食用蛙,牛蛙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喜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牛蛙养殖技术及牛蛙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2003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