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蚂蟥多少钱一斤?养殖技术有哪些?前景如何?附成本利润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8  浏览次数:8876
内容摘要:蚂蟥在南方农村的水沟里经常能见到,学名叫做水蛭,还有个诨名叫吸血虫,因其吸附上人体皮肤后会细视血液,且极难处理。但是蚂蟥晒干加工后也是一位很好的中药材,那蚂蟥多少钱一斤呢?它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养殖前景

蚂蟥在南方农村的水沟里经常能见到,学名叫做水蛭,还有个诨名叫“吸血虫”,因其吸附上人体皮肤后会细视血液,且极难处理。但是蚂蟥晒干加工后也是一位很好的中药材,那蚂蟥多少钱一斤呢?它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养殖前景如何?养殖成本和利润有多少呢?

蚂蟥多少钱一斤

一、蚂蟥多少钱一斤

临近年关,有药厂开始备货,蚂蟥货源整体走销顺畅,价格较前期略扬,目前吊杆清水货售价在一公斤1100元左右,即蚂蟥一斤的价格在2200元上下。

二、蚂蟥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1、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2、苗种投放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

蚂蟥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3、饵料喂养

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蚂蟥自由取食。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体作法是: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

三、蚂蟥的养殖前景如何

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上近年来对蚂蟥的掠夺性捕捉,使野生蚂蟥资源日益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入药需要。由于货源奇缺,现在不少地方开展人工养殖。蚂蟥生命力强,繁殖极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每次产卵繁殖60~90条小蚂蟥),易于饲养管理。人工养殖蚂蟥,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少,效益高,一亩水面养殖池,可收获成品400公斤,价值2万元以上,确为广大农村户的卓有潜力的稳当的致富门路。

蚂蟥的养殖前景如何

四、蚂蟥养殖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1、成本分析

蚂蟥的养殖成本就以5亩养殖面积来计算,租赁土地资金约0.3~0.4万元,基地开挖0.4万元,防逃网0.25万元,大部分饵料可以自己养殖,初期需要购买,费用大约0.3万元,施用农家肥0.05万元,种蛭250公斤约8万元,管理费用1.2万元,消毒0.02万元,水电费0.15万元,总计投资大约10万元。

当然,投资大小也就决定养殖规模的大小,其养殖效益不是看场地大小,而是看1亩所投放的蚂蟥种苗来确定,只有种苗繁殖了,幼苗长大了,才可以增重。

2、利润分析

蚂蟥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条种苗均可繁殖。一般种苗年繁殖3~4次,每次产2~3个卵茧,平均年产卵4个,每个卯茧可孵出幼苗20条以上。由于天敌、强弱、环境等因素影响,幼苗成活率在90%以上,则每条种苗年可繁殖商品蛭72条,每千克活体蚂蟥大约有150条,7千克活体蚂蟥能制干1千克,市价每千克400元,则每条种苗年产值为27元。

如果有一亩地养殖面积,投种5000条,扣除种苗、饲料、设施等费用,养殖蚂蟥获利润在20000元以上。

蚂蟥养殖虽然也算是创业致富项目,但是也需要做好计划,盲目投资可能会让项目得不到回报。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蚂蟥多少钱一斤?养殖技术有哪些?前景如何?附成本利润分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808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