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2020年养殖梅花鹿前景如何?养殖要点有哪些?附成本效益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8  浏览次数:8459
内容摘要:鹿茸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补品,它取自梅花鹿未完全骨化的角。既然鹿茸市场广阔。卖价又高,那2020年养殖梅花鹿的前景如何呢?养殖要点有哪些?它的成本效益有多少呢?一、2020年养殖梅花鹿前景如何近年来,鹿茸及

鹿茸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补品,它取自梅花鹿未完全骨化的角。既然鹿茸市场广阔。卖价又高,那2020年养殖梅花鹿的前景如何呢?养殖要点有哪些?它的成本效益有多少呢?

2020年养殖梅花鹿前景如何

一、2020年养殖梅花鹿前景如何

近年来,鹿茸及鹿产品国际贸易量不断扩大,在韩国、日本、东南亚一带国家和港澳地区十分畅销,价格不断提高,鹿茸每公斤达6000元以上。鹿茸在国内市场占30%-40%,主要用作中草药原料和民间保健品等;60%-70%的鹿茸,通过香港、深圳销往东南亚各国。

除了鹿茸之外,鹿筋、鹿鞭和鹿骨,都是价值不凡的医药原料,鹿皮质地柔和坚韧,是不可多得的皮革,舒适度极高。

母鹿虽不产茸,但它具有良好的生殖力,能繁殖大批后代,鹿胎可以制作成鹿胎膏,是滋阴补肾、益气活血的上等佳品。鹿肉是一种有滋补作用的高级食品,在中、高档餐厅,鹿肉可以做成各种佳肴,深受欢迎。

一只梅花鹿的寿命在15年左右,公鹿长到2岁时就可取鹿茸,一般一年可采2次,连续收许多年,经济价值较高,养殖前景可观。

梅花鹿养殖要点

二、梅花鹿养殖要点

1、选址

梅花鹿起源于东北,东北的自然气候特和环境特征自然是最适合梅花鹿的,其他地区养殖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鹿场场址应选地势较高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坡度的沙质或沙石土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2、养殖面积

1只梅花鹿需要3-4平米圈舍和7-10平米活动场地,具体养殖场地面积可以根据养鹿数量进行计算。

3、饲喂

青粗饲料:梅花鹿与牛羊比,更耐粗饲料,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副产品、青枝落叶都是鹿的好饲料。一般我们建议养殖户自己种植牧草,皇竹草、甜象草、玉米草等都是梅花鹿喜欢吃的青饲料。

精饲料:主要由玉米、麦麸、豆粕等按一定比例配置构成玉米粉50%、豆粕30%、糠麸20%。另加少许食盐与骨粉。

4、供水

夏季天热时应随时添加清洁的饮水,特别是南方地区;冬季以饮温水为宜,防止冻结,特别是北方地区。每个地区环境气候不一样,一定要根据天气变换而变换,尽量为鹿群创造自由的饮水条件,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5、配种

正常情况下1只公鹿可以配10-20只母鹿,采用人工授精的情况下可以配300-500只母鹿。为了避免近亲,以及提高鹿茸效益,鹿群可以适当提高公鹿比例。

养殖梅花鹿成本效益分析

三、养殖梅花鹿成本效益分析

1、购种成本

小鹿价格为2800-3500元/只,成年母鹿价格为5000-8000元/只,成年公鹿价格为6000-10000元/只。

2、效益

产茸鹿:二杠茸鲜茸市场价格为800-1000元/斤,3-4斤鹿茸可以卖2400-4000元。采鹿茸时,收获的鹿血加工成酒可以卖600-1000元。算下来产茸鹿,有3000-5000元效益。除去1000-1200元饲养成本,纯利润也能有1800-4000元。

繁殖鹿:小鹿可以卖2800~3500元,除去1000-1200元饲养成本,纯利润有1600~2500元。

淘汰鹿:230斤的淘汰鹿,屠宰后鹿肉能有60-80斤。按照现在35元/斤的价格可以卖2100-2800元。驴三件一副可以卖1000元,鹿皮一张可以卖500元。算下来,1只淘汰鹿可以创造3600-4300元效益。

农村养鹿相对于其他养殖项目来说,风险较小,但并不是一点风险没有。在养鹿之前,一定要掌握一定养殖技术,熟悉养鹿日常饲养管理,这样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2020年养殖梅花鹿前景如何?养殖要点有哪些?附成本效益分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803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